2.2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2.2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整体……”[20]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过程是由诸多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通过多个步骤构成的复杂结构系统,而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实际上就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系统的一种简化和类比。因而,我们可以借助系统论来分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的构成要素。系统论认为,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等原理[21]。第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系统是由多个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薛天详等人明确提出:“系统是由元素组成的,是元素及其关系的总和,即系统(E)={元素(A),关系(B)}”[22]。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包括资源采集、资源存储、资源加工、资源组织、资源利用、资源评价等多个环节,所有这些环节的确定离不开整合目标的确定、整合主体的努力、整合对象的明确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第二,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系统具有层次性。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但是,一方面,一个系统又只是上一级系统的子系统——要素,而上一级系统又只是更大系统的要素。另一方面,这一系统的要素却又是由低一层的要素组成的,这一系统的要素就是这些低一层次要素组成的系统……一系统被称之为系统,实际上只是相对于它的子系统即要素而言的,而它自身则是上级系统的子系统即要素。”[23]我们在研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系统时,无法也没有必要研究组成该系统的所有因素,而是按照模式研究法,选取主要因素进行研究。要素可以是单个元素,也可以是若干个元素的组合。第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特定的结构。系统论认为:“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24]没有结构的系统是不可想象的[25]。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系统的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基础,只有系统的结构合理,系统的功能才能得到好的发挥[26]。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系统功能的更好发挥依赖其合理的结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主要涉及“为什么要整合”“谁来整合”“整合什么”“如何整合”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本书认为,构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模式的要素主要有:整合目标、整合主体、整合对象和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