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对象数据与元数据都集中存储
对象数据与元数据都集中存储是指对不同文化机构来源的数字文化资源,采用统一的信息组织标准和统一的服务器进行资源组织和存储。这种模式需要构建一个新的存储仓库,用于集中存储各种数字文化资源,并且将异质异构的数字文化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资源的加工组织,在统一的检索平台提供检索利用。在笔者调查到的国外公共数字文化项目中,这种资源存储模式的典型代表包括世界数字图书馆(WDL)和国际敦煌项目(IDP)。由于这种资源存储模式的框架大致类似,下面仅选取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做介绍。
世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来源于全球近200个国家的文化机构,但这些资源并不都是以数字形态产生的,很多资源都需要进行数字化。在众多的合作伙伴当中,有的合作伙伴拥有良好的数字化设备和专业人员,而有的合作伙伴并不具备资源数字化的能力。因此,为了创建高质量的数字图像,世界数字图书馆的维护单位——美国国会图书馆给在巴西、俄罗斯、埃及、伊拉克和乌干达等国的合作伙伴提供设备、软件、培训和资金支持,建立了数字转换中心,大量的资源在这些数字转换中心进行了数字化。这些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被数字化以后,世界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会采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对来自全球的数字资源进行描述、组织和存储。世界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模型如图4.3所示。

图4.3 世界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模型
图4.3显示,世界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模型包括数据加工、资源管理、资源发布以及资源利用四个不同层次。在数据加工层,各个参与机构将资源(包括已有的元数据)提交给全球数个数字化中心,这些数字化中心对全球文化机构提交的元数据和对象数据进行统一加工;在资源管理层,数字文化资源数据库负责存储统一加工后的数字文化资源,在数字文化资源管理平台上可以实现对数据的维护和深层次加工处理;在资源发布层,世界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站为用户为提供多样化的资源获取方式,包括简单检索以及多种浏览途径。这种对象数据和元数据都集中存储的方式,能够确保WDL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统一性以及数字文化资源质量。
对象数据与元数据都集中存储的资源存储模式是基于实体法的资源整合,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于同一系统内,存储在统一的服务器上,实现了数据的物理集成,在数据维护、数据管理和利用方面都很方便,具有很高的检索效率。从长远来看,这种存储模式还有利于资源的统一迁移、数据挖掘、分析和决策等。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资源存储模式在数据加工以及资源描述方面工程量比较大,对存储服务器的要求较高,系统维护的代价也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资源的数量和规模,不适用于资源数量极其庞大的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