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建立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34]。标准是科学、技术以及经验的综合成果,包括了诸多先进信息技术[35]。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分布异构、载体各异、类型多样的文化资源,因此,需要统一规划,建立统一通用的标准规范,从而形成合力。在具体的操作中,要结合我国公共数字资源整合的实际需求,优先采用国内外已有的成熟的标准规范,制定或者适当修改国内外还未成熟的标准规范,并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标准规范,要推动其上升为行业标准或者国家乃至国际标准,这样才能确保数字文化资源的通用性、交互性,以及系统间的兼容性、可用性以及互操作性,确保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要经历资源转化、加工、创建、描述、组织、存储、发布、保存、服务等流程,构建完备的标准规范体系要贯穿整个过程,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能做到标准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各个环节之和也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数字资源生命周期,因此,可以以数字资源生命周期为主线搭建标准规范体系框架,其优势是逻辑关系清晰,业务流程切分准确,便于理解与执行[36]。以数字资源生命周期为主线,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标准规范体系框架包括:数字内容创建标准、数字对象描述标准、数字资源组织标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标准、数字资源服务标准[37][38]。这些标准建立起来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经过整合之后,能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另外,如果不对这种服务效果进行评价,那么整合主体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可能就不会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最终的服务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故还需要建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评价标准。
(1)数字内容创建标准规范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内容包括由传统载体数字化而来的数字对象,以及原生数字形态的内容对象两个部分。数字内容创建标准规范是对数字内容格式最基本的规定,主要包括内容编码标准规范、内容对象格式标准规范、内容对象标识标准规范等。内容编码涉及具体数据内容的计算机编码形式和标记形式,是制约数字信息可使用性乃至可持续性的最基本条件[39]。
数据格式标准是指对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内容的格式规定,主要有PDF、PS、HTML、XHTML、XML文本格式;TIFF、PNG、JPEG、XBM、GIF、PCX等图像格式;MP3、DAT、MIDI、WAVE、AIFF、Apple Quicktime、SUN Audio、MS Real Audio等音频格式;MPEG、Apple Quicktime、MS Real Audio、DV、DVCam、DVCPro、DigiBeta、Flic、Microsoft AVI、Microsoft ASF、RealMedia等视频格式标准[40]。
内容标识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主要涉及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一个永久的唯一标识符能够指向资源而不管其位置,在资源位置发生变动时通过映射来保证与当前位置一致。主要的资源标识规范包括统一资源标识符URL、统一资源名称URN、统一资料特征URC、句柄系统the Hand System、数字对象标识符DOI、永久性统一资源定位符PURL[41]。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要对数字内容创建标准规范所包括的内容编码标准规范、内容对象格式标准规范、内容对象标识标准规范等作统一规定,这些标准已经存在,因此,只需要各整合主体协商统一即可。
(2)数字对象描述标准规范
数字对象描述标准规范主要是指元数据,元数据是描述数字对象的数据,是所有数字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重要基础,也是标准体系中最丰富的组成。目前,国际上针对不同的描述对象和应用领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元数据标准。这些元数据是由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士针对不同的领域研究出来的,其应用的范围和目的不同,如MARC主要用于描述图书馆书目数据,FGDC主要用于描述地理空间资源,EAD主要用于描述档案,VAR Core主要用于描述可视化资源,CDWA主要用于描述艺术作品等。CADAL、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Open Library、Google Book Search、欧洲数字图书馆、HaithTrust、CDL和美国记忆等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全部采用了基于DC的元数据著录方式,且均根据各自项目建设需求重新设计和构建了新的元数据标准[42]。本书在第6章根据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实际需求,构建了基于DC元数据的数字对象描述标准,可供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主体参考。
(3)数字对象组织标准规范
数字对象要按照一定的主题、资源类型、用户范围、生成过程、使用管理范围等标准被组织在一起,才能形成实际使用的资源集合[43]。长期以来,信息组织最基本的标准是分类法和主题法。通用的分类法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档案分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布利斯书目分类法》《冒号分类法》等。通用的主题法主要包括《汉语主题词表》《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等。此外,针对各种专门学科信息,还有很多专用的词表,包括图像元素叙词表(Thesaurus for Graphic Materials)、INSPEC叙词表(INSPEC Thesaurus)、地名叙词表(Thesaurus of Geographic Names)、艺术和建筑叙词表(Art and Architecture Thesaurus)、医学标题表(Medic Subject Headings)等[44]。数字资源组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资源集合组织、对象数据调度、元数据调度;所涉及标准规范包括:总体框架(FRBR)、对象数据管理(CORBA)、知识组织等[45]。在语义网环境下,本体、关联数据等知识组织技术的出现,也推动了该领域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
(4)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标准
数字信息长期保存涉及保存信息组织机制、数字比特流、信息处理环境、信息格式、信息内容验证管理机制等相关内容和机制[46]。全球范围内,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领域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框架和规范。比如,美国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提出了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OAIS),OAIS已经被普遍接受为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系统的基本构架,成为ISO14721:2000标准[47]。OAIS提供了一个功能框架和一个信息框架[48]。通过这两个框架信息,OAIS模型提供专业术语和观念用于描述和比较资源库的结构和运作,定义开放档案信息系统的职责,提供具体的模式用于操作、组合和处理程序,支持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和查询。目前,该模型已在众多图书馆的数字信息保存项目中得到应用,如CEDARS、PANDOAR、NEDLIB。我国根据实际需要,也制定了用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标准规范——《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规范》,正在制定《数字档案馆可信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需求规范》,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已经在2015年1月8日至2月6日公开征求了《数字档案馆可信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需求规范》等档案行业标准意见[49]。
(5)数字资源服务标准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还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价值只有通过对用户的服务才能体现出来。数字资源服务标准规范主要涉及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在数字资源发布、数字资源检索、应用服务等方面应遵循或建立的标准规范,所涉及标准规范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协议(TCP/IP)、检索服务协议、应用服务协议[50]。其中,检索服务协议主要有Z39.50以及OAI。
Z39.50协议是一个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信息检索标准,其规定了过程和格式,支持计算机使用一种标准的、相互可理解的方式进行通信,并支持不同数据结构、内容、格式的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跨平台异构系统之间的互联和数据库查询[51]。Z39.50具有丰富的语义、良好的互操作性和强大的功能,但由于它的应用主要是基于MARC标准之上,MARC格式字段重复、结构繁琐、数据处理要求高,使得Z39.50协议繁杂而难以实现多种类型的数据查询[52]。因此,面对类型多样、格式复杂的网络资源,Z39.50协议显得无能为力。从2000年起,OAI协议开始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它是基于元数据采集的网络数据库互操作协议,以DC的15个核心元素为“中间件”,使得不同元数据方案下相等或近似相等的元数据相互映射,以实现语义上的互操作[53]。
(6)数字文化服务评价标准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那么这个目标是否已经达到了?或者在多大程度达到了?投入的资源是否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公众的满意度是多少?……这些都需要建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价。这不但可以明确资源整合实际情况与既定目标的差距,也可以通过评价机制的建立来促使整合主体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更加负责,确保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标准的“落地”。我国目前还缺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评价标准,所以我国应该针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责任、公共数字文化机构的履职情况,建立一套评价标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服务得好不好,不是由文化部门自己说了算,也不是由文化单位自己说了算,要逐步建立让群众参与公共数字文化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因此,这套标准建立起来之后,要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避免我国文化部门或者文化单位既当教练员又当运动员还当裁判员的局面出现。
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我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实施和推进,我国已经制定了数字资源内容创建、数字资源描述、数字资源组织、数字资源管理、数字资源服务以及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如在采纳参照现行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事实标准的基础上,我国制定了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其包括30余项标准规范,这些标准规范包括汉字处理规范、唯一标识符、对象数据、元数据总则、专门元数据规范(古文献、电子书刊、网络及多媒体资源)、知识组织、资源统计、长期保存、管理元数据等方面[54]。在档案领域,我国已制定了诸多行业标准,比如在2015年1月,国家档案局公布了DA/T50—2014《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DA/T51—2014《电影艺术档案著录规则》、DA/T52—2014《档案数字化光盘标识规范》、DA/T53—2014《数字档案COM和COLD技术规范》、DA/T54—2014《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DA/T55—2014《特藏档案库基本要求》、DA/T56—2014《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DA/T57—2014《档案关系型数据库转换为XML文件的技术规范》、DA/T58—2014《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九项行业标准,这些标准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55]。在已经存在这些标准的情况下,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应尽量采用或者完善已经存在的标准规范,必须重新搭建的标准(如数字文化服务评价标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尽量联合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档案馆等行业领域共同开展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
【注释】
[1]傅才武,陈庚.论文化创新战略的确立与文化管理体制的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106-1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文)[EB/OL].[2017-01-19].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4/content_2804250.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EB/OL].[2017-01-19].http://www.saac.gov.cn/xxgk/2010-02/05/content_1541.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EB/OL].[2017-01-19].http://www.saac.gov.cn/xxgk/2010-02/05/content_1541.htm.
[5]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Early Development,Division of Libraries,Archives and Museums[EB/OL].[2016-12-28].http://lam.alaska.gov/home.
[6]Arts Council England.Supporting archives[EB/OL].[2016-12-27].http://www.artscouncil.org.uk/what-we-do/supporting-archives/.
[7]罗红霞.昆明市政府目标管理研究——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分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4:1.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印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EB/OL].[2017-01-2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3/content_62632.htm.
[9]百度百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EB/OL].[2017-01-20].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Ixqyol-t7Nbwv00Cz4FYI2tL-GLVw3tWhUyt TKA-u3hg8by97hM6SJBiFof1zL3J-4ywHFWe52vFH71N5UVca.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EB/OL].[2017-01-19].http://www.gov.cn/zwgk/2009-12/31/content_1500915.htm.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EB/OL].[2017-01-1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30/content_9178.htm.
[12]岳云龙,陈立庚.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问答(5)[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3(3):43-44.
[13]岳云龙,陈立庚.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问答(5)[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3(3):43-44.
[14]李国新.推动法人治理 创新体制机制[N].中国文化报,2014-04-25(8).
[15]岳云龙,陈立庚.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问答(4)[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3(2):45.
[16]岳云龙,陈立庚.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问答(4)[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3(2):45.
[17]张永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J].行政管理改革,2014,4(4):38-43.
[18]李国新.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问题·前瞻[J].图书与情报,2014(2):1-6,9.
[19]李国新.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问题·前瞻[J].图书与情报,2014(2):1-6,9.
[20]李国新.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问题·前瞻[J].图书与情报,2014(2):1-6,9.
[21]李国新.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问题·前瞻[J].图书与情报,2014(2):1-6,9.
[22]李国新.推动法人治理 创新体制机制[N].中国文化报,2014-04-25(8).
[23]中国文化报评论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5-01-20(1).
[24]中国经济网.文化部2014年四季度例行信息发布会[EB/OL].[2017-02-10].http://www.ce.cn/culture/zt/4jidu/.
[2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决定[EB/OL].[2017-02-10].http://www.gov.cn/zwgk/2013-02/08/content_2330133.htm,2015-02-06.
[26]陈瑜.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著作权解决及其启示[J].图书情报研究,2014(4):6-8,12.
[27]Europeana Professional.Consultations[EB/OL].[2016-12-29].http://pro.europeana.eu/advocacy-consultation.
[28]Europeana.Public Domain Charter[EB/OL].[2016-12-29].http://www.europeana.eu/portal/rights/public-domain-charter.html.
[29]Europeana.Europeana Usage Guidelines for public domain works[EB/OL].[2016-12-29].http://www.europeana.eu/portal/rights/pd-usage-guide.html.
[30]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Copyright limitations and exceptions for libraries&archives[EB/OL].[2016-02-08].http://www.ifla.org/copyright-tlib.
[31]中国新闻出版网.国家版权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工作回顾[EB/OL].[2017-02-06].http://www.chinaxwcb.com/2012-11/06/content_255881.htm.
[32]肖燕.《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与图书馆界的诉求[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2):14-17.
[33]人民网.蒋建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还需时间已向社会征求意见[EB/OL].[2017-02-06].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710/c14677-25266240.html.
[34]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35]郭德华.国外数字图书馆标准应用实践与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108-110.
[36]富平.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14(4):13-16.
[37]富平.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14(4):13-16.
[38]张晓林,曾蕾,李广建,等.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标准与规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6):7-16.
[39]张晓林,曾蕾,李广建,等.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标准与规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6):7-16.
[40]肖希明,等.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33.
[41]肖希明,等.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33.
[42]宋琳琳,李海涛.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的元数据标准的调查与构建[J].图书馆杂志,2013(11):45-54.
[43]张晓林,曾蕾,李广建,等.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标准与规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6):7-16.
[44]马费成,等.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57.
[45]富平.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14(4):13-16.
[46]张晓林,曾蕾,李广建,等.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标准与规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6):7-16.
[47]肖希明,等.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34.
[48]张晓林,曾蕾,李广建,等.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标准与规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6):7-16.
[4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征求《数字档案馆可信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需求规范》等3项行业标准意见的函[EB/OL].[2017-03-03].http://www.saac.gov.cn/news/2015-01/14/content_82181.htm.
[50]富平.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14(4):13-16.
[51]刘少雄,等.Z39.50协议及应用研究[J].微机发展,2003(5):84-87.
[52]张海涛,等.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性研究:Z39.50和OAI协议的比较[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2):13-15.
[53]吴开华,等.数字图书馆元数据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3):43-46.
[54]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标准规范建设[EB/OL].[2017-03-03].http://www.ndlib.cn/bzgfjs2012/201201/t20120113_58038.htm.
[5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布《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等九项档案行业标准的通知[EB/OL].[2017-03-03].http://www.saac.gov.cn/news/2015-01/06/content_81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