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进一步增强社会力量参与问题
政府主导、财政投入是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33],这是由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在项目开展初期,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几乎是依靠政府的力量,社会力量参与较少。但随着项目成熟度的日益提高,项目的继续发展就需要依靠社会力量。社会力量包括社会捐赠(主要包括资金捐赠和文化资源捐赠)、社会民众提供的建议或者意见、社会机构接受委托进行资源加工制作、志愿者服务等。我国公共数字资源整合主体也注意到了社会力量在提高项目效率、保障项目可持续性方面的重要性,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比如广州记忆项目宣扬开放、共建、平等的建设理念,发动公众参与到工程记忆的建设中,但效果不甚理想,用户参与度低、搜集的资源匮乏[34];文化共享工程的国家中心和部分分中心将部分资源委托给社会机构加工制作,通过与承建单位签订合同,提出资源建设内容、资源形式、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时间进度、检查验收方式等要求,通过合同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在资源建设方面与社会力量合作,能够使国家中心和省级分中心把注意力集中到核心管理能力的提升上,促进职能转变[35]。文化共享工程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并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建设运行机制[36],社会力量在资源加工和制作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力量在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中的参与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中社会力量参与较多的是文化共享工程,但我们也看到,社会力量参与较多的是数字文化资源的加工制作方面,而社会捐赠等方面还很少,主要依赖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此外,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过程中缺乏互动性[37]。国家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2012年11月,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2年资源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中心李宏主任提出文化共享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实现“三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要促使单一化发展模式向社会化发展模式转变[38],即要强化社会力量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中的参与度。时隔一年,在2013年12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资源建设工作会议上,李宏谈2014年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思路与目标任务时强调:“按照社会化的思路广泛开展共建共享,继续加强资源库建设的开放性,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和平台,吸纳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资源建设的模式和方法,实现资源建设的多元化、社会化,保证资源建设项目的长期性和延续性。”[39]但意识和存在有很大的区别,意识到社会力量的重要性是一回事,如何去实现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更多参与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的调查显示,社会公众也期待国家能够进一步调动社会的力量,集思广益,全民参与。因此,如何进一步增强社会力量对文化共享工程等项目的参与,是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事情。
此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如何建立健全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整合的长效机制问题、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问题、如何确保专款专用问题、如何让整合平台人性化问题、如何加大宣传力度问题,等等。全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是一项浩大的利国利民的千秋文化大业,相信在国家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下,这些问题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实现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成功开展。
【注释】
[1]周永红.论知识创新中的图书情报服务平台建设[J].情报资料工作,2005(2):85-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EB/OL].[2016-11-07].http://59.252.212.6/auto255/200910/t20091022_20645.html?keywords=文化共享工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EB/OL].[2016-11-07].http://59.252.212.6/auto255/200910/t20091022_20645.html?keywords=文化共享工程.
[4]刘欢.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力度将加强[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1-12-05(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关于印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EB/OL].[2016-11-04].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302/t20130205_29553.html.
[6]根据对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访谈整理而成,访谈时间为2014年7月9日。
[7]汪强.《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之关键词解读[J].图书馆建设,2013(9).
[8]根据对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访谈整理而成,访谈时间为2014年7月9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6-11-06].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112/t20111201_27528.html.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6-11-03].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301/t20130121_29512.html.
[11]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化部关于加快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意见[EB/OL].[2016-11-07].http://www.ndlib.cn/cswjxz/201210/P0201210 23602263010094.pdf.
[12]祁自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文化建设工程的新引擎[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3(1):26-28.
[13]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关于开展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2014年度数字资源联合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2016-11-07].http://www.ndlib.cn/cswjxz/201307/P020130701576146020502.pdf.
[14]刘欢.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力度将加强[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1-12-05(8).
[15]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EB/OL].[2016-11-07].http://www.ndlib.cn/gcjs_1/201108/t20110818_47872.htm.
[16]中国记忆项目试验网站[EB/OL].[2016-11-07].http://www.nlc.gov.cn/cmptest/int/.
[17]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蚕丝织绣[EB/OL].[2016-11-07].http://www.nlc.gov.cn/cmptest/cszx/zxzl/.
[18]冯惠玲.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J].档案学通讯,2012(3):4-8.
[19]徐拥军.建设“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库的构想[J].档案学通讯,2012(3):9-13.
[20]马费成.数字时代不能没有“中国记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5-26.
[21]樊树娟.中国记忆工程数字资源库构建探析[J].浙江档案,2014(3):10-11.
[22]颜运梅.用户参与“城市记忆”工程建设探究[J].图书馆界,2014(4):78-81,88.
[23]高丽.“广州城市记忆工程”全面启动[N].广东建设报,2004-10-19(A04).
[24]湖南省图书馆.“天下湖南”网站简介[EB/OL].[2016-11-09].http://www.txhn.net/wzjj/201006/t20100610_6235.htm.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EB/ON].[2016-11-06].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112/t20111201_27528.html.
[26]王芬林.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对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26-29.
[27]杨志今.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新局面[N].中国文化报,2011-06-09(1).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6-11-07].http://59.252.212.6/auto255/201205/t20120510_28451.html?keywords=文化共享工程.
[29]叶秀明.文化共享工程版权使用方式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4):93-95.
[30]韩思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知识产权的制度创新[D].西安:西北大学,2014:27-33.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方案》的通知[EB/OL].[2016-11-10].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212/t20121214_29386.html.
[32]韩思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知识产权的制度创新[D].西安:西北大学,2014:19.
[33]杨志今.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新局面[N].中国文化报,2011-06-09(1).
[34]颜运梅.用户参与“城市记忆”工程建设探究[J].图书馆界,2014(4):78-81,88.
[35]赵保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流程及其相关问题[J].图书馆建设,2008(2):61-63,67.
[36]徐欣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项目运作的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8(2):51-53.
[37]张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24.
[38]中国广播网.全国文化共享工程2012年资源建设工作会议在泉州召开[EB/OL].[2016-11-12].http://china.cnr.cn/gdgg/201211/t20121105_511302389.shtml.
[39]常州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资源建设工作会议在常州图书馆举办[EB/OL].[2016-11-12].http://www.czlib.net/changtukuaixun/201312250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