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 建立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6.6.4 建立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共享工程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包括资源建设体系、工程建设体系、网络传输体系、终端服务体系、反馈评估体系、综合分析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八个部分[66]。但在资源建设、资源分类、资源描述等方面的标准规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资源建设标准不统一、归类混乱等[67]。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主要讨论元数据标准问题。作为文化共享工程主站的国家数字文化网,对资源描述过于简单,对诸多资源的描述只有一个元数据元素——“来源”,这不但难以让社会公众准确地了解资源的相关情况,也无法提供高效的多字段、跨库检索服务。从国际上同类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来看,其基本上都建立了统一的元素丰富的元数据标准。如DPLA建立了元数据标准DPLAMAP对资源进行描述,内含Collection、Contributor、Creator、Date、Description、Extent、Format、Identifier、Language、Place、Publisher、Relation、Rights、Genre、Subject、Temporal Coverage、Title、Type等元数据元素[68]。采用前文构建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元数据标准,不但可以更详细地描述不同类型文化资源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而且为实现跨库检索、多途径分类浏览以及可视化呈现提供了可能。

【注释】

[1]王家永.公共财政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探讨[J].财会研究,2007(10):4-7.

[2]温来成.论公共财政收入运行机制的构建[J].财政研究,2000(3):42-4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主要职责[EB/OL].[2016-12-06].http://www.mcprc.gov.cn/gywhb/zyzz/201111/t20111121_278085.htm.

[4]张衡,雷洋.“局馆合一”的现状及对策[J].科协论坛,2007(7):193.

[5]张衡,雷洋.“局馆合一”的现状及对策[J].科协论坛,2007(7):193.

[6]胡琴鸣.“局馆合一”体制的弊端[J].北京档案,1989(4):46-47.

[7]胡唐明.我国公益数字文化治理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9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主要工作职责[EB/OL].[2016-12-05].http://www.saac.gov.cn/xxgk/node_140.htm.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政策法规[EB/OL].[2016-12-06].http://www.saac.gov.cn/xxgk/node_141.htm.

[10]张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1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主要工作职责[EB/OL].[2016-12-05].http://www.saac.gov.cn/xxgk/node_140.htm.

[12]罗军.还档案馆“文化事业机构”本来面目——对“局馆合一”档案管理体制的反思[J].档案学通讯,2007(1):18-20.

[13]罗军.还档案馆“文化事业机构”本来面目——对“局馆合一”档案管理体制的反思[J].档案学通讯,2007(1):18-20.

[14]郭红解.论档案馆的“文化身份”[J].浙江档案,2006(1):50-51.

[15]中国档案[EB/OL].[2017-04-26].http://www.archives.gov.cn/.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EB/OL].[2016-12-05].http://www.saac.gov.cn/zt/2014-05/04/content_44880.htm.

[17]Hindal S,Wyller E H.The Norwegian Archive,Library and Museum Authority-our role in a society based on knowledge and culture[J].Library Review,2004,53(4):207-212.

[18]文化单位是指全国各级文化部门(含文化系统和文物系统)主办的或者实行行业管理的文化机构,不包括各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部门主办或者管理的文化机构。根据现行的统计制度,文化部门主办的文化单位(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博物馆等)全部纳入了统计范围,实行行业管理的文化单位中,民营艺术表演团体、网吧和娱乐场所纳入了统计范围,艺术品交易机构、网络文化经营机构等未纳入统计范围。

[19]从业人员是指在各级文化部门(含文化系统和文物系统)主办或实行行业管理的机构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统计范围同文化单位。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6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5-26].http://epaper.ccdy.cn/page/1/2017-05/15/4/201705154_pdf.PDF.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关于印发《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7-05-10].http://59.252.212.6/auto255/201302/t20130205_29554.html?keywords=公共图书馆.

[22]公共图书馆是指由各级文化部门主办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并提供科学、文化等各种知识普及教育的机构。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6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5-26].http://epaper.ccdy.cn/page/1/2017-05/15/4/201705154_pdf.PDF.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部关于印发《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7-05-10].http://59.252.212.6/auto255/201302/t20130205_29554.html?keywords=公共图书馆.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6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5-26].http://epaper.ccdy.cn/page/1/2017-05/15/4/201705154_pdf.PDF.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6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5-26].http://epaper.ccdy.cn/page/1/2017-05/15/4/201705154_pdf.PDF.

[27]博物馆是指为了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向公众开放,非营利性、永久性社会服务机构,包括以博物馆(院)、纪念馆(舍)、科技馆、陈列馆等专有名称开展活动的单位。

[2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是指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16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5-26].http://epaper.ccdy.cn/page/1/2017-05/15/4/201705154_pdf.PDF.

[30]国家综合档案馆指由中央或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直接管理的,按行政区划或历史时期设置的,收集和管理所辖范围内多种门类档案的档案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EB/OL].[2017-04-22].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档案馆.

[32]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EB/OL].[2017-04-22].http://www.ndlib.cn/bzgfjs2012/201201/t20120113_58038.htm.

[33]宋琳琳,李海涛.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信息组织的主体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4):86-92.

[34]罗军.还档案馆“文化事业机构”本来面目——对“局馆合一”档案管理体制的反思[J].档案学通讯,2007(1):18-20.

[35]刘东斌.局馆合一体制下履行两种职能研究文献综述[J].档案管理,2012(1):57-59.

[36]罗军.还档案馆“文化事业机构”本来面目——对“局馆合一”档案管理体制的反思[J].档案学通讯,2007(1):18-20.

[37]唐义.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需求的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1):6-12.

[38]马费成.数字时代不能没有“中国记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5-26(600).

[39]冯惠玲.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J].档案学通讯,2012(3):4-8.

[40]徐拥军.建设“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库的构想[J].档案学通讯,2012(3):9-13.

[41]宋琳琳,李海涛.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的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4(4):94-105.

[42]沈玉兰,袁名敦.标准化是建设好我国数字图书馆的重要保证[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2):6-7.

[43]赵悦,申晓娟,胡洁,等.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规划与实践[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5):46-53,59.

[44]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规范与操作指南》子项目[EB/OL].[2016-12-17].http://cdls.nstl.gov.cn/2003/Process/.

[45]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规范与操作指南》子项目[EB/OL].[2016-12-17].http://cdls.nstl.gov.cn/2003/Process/.

[46]宋琳琳,李海涛.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的元数据标准的调查与构建[J].图书馆杂志,2013(11):45-54.

[47]Dublin Core Metadata Initiative.Dublin Core Metadata Element Set,Version 1.1[EB/OL].[2016-12-15].http://dublincore.org/documents/dces/.

[48]贺德方,等.国家学位论文资源管理与共享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104:161.

[49]宋琳琳,李海涛.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的元数据标准的调查与构建[J].图书馆杂志,2013(11):45-54.

[50]小倪.档号的编制[J].北京档案,2010(12):31.

[51]贺德方,等.国家学位论文资源管理与共享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104:164-165.

[52]孙广芝,邢立强,张保玉.数字出版元数据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287.

[53]刘文云,鲍凌云.“云”下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存储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2):51-54.

[54]赵海峰.基于云存储的档案数字资源存储方案研究[J].云南档案,2013(9):22-24.

[55]张艳,潘吴斌.基于云存储的图书馆海量数字资源存储研究与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12(15):31-35,50.

[56]曹建鹏.基于云计算与数字资源存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0):92-93.

[57]段龙方,张连堂.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海量数据存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3):2909-2910,2922.

[58]高建秀,吴振新,孙硕.云存储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6):1-6.

[59]周永红.论知识创新中的图书情报服务平台建设[J].情报资料工作,2005(2):85-88.

[60]周永红.论知识创新中的图书情报服务平台建设[J].情报资料工作,2005(2):85-88.

[61]苏超.“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1.

[62]国家数字文化网.文化部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EB/OL].[2016-10-28].http://www.ndcnc.gov.cn/fagui/fagui/201303/t20130311_591253.htm.

[63]国家数字文化网.文化部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EB/OL].[2016-10-28].http://www.ndcnc.gov.cn/fagui/fagui/201303/t20130311_591253.htm.

[64]罗军.还档案馆“文化事业机构”本来面目——对“局馆合一”档案管理体制的反思[J].档案学通讯,2007(1):18-20.

[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2017-04-21].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Q0Y&sj=2015.

[66]张晓星,蒋卫东,罗云川.科学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技术体系[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7(1):15-21.

[67]苏超.“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186.

[68]Digital Public Library of America.Metadata Application Profile,Version 3.1[EB/OL].[2016-10-26].http://dp.la/info/wp-content/uploads/2013/04/DPLA-MAP-V3.1-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