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摘要

导言

第一章 美国和美国哲学

1.美国的独立

1.1 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

1.2 美国独立战争

2.美国哲学概貌

2.1 美国哲学的先声

2.2 美国先验主义思潮和先验俱乐部

2.3 先验思潮的转向和星期六俱乐部

2.4 美国的新黑格尔主义和康德俱乐部

第二章 皮尔斯的实用主义和他的指号学

1.经典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

1.1 实用主义概念和形而上学俱乐部

1.2 实用主义观念和其初始前提

1.3 实用主义观念的基本内涵

2.经典实用主义哲学的符号学理解

2.1 指号的逻辑分析

2.2 皮尔斯指号学理论概览

3 皮尔斯的图表逻辑:存在图表EGs

3.1 语言指号的可视性解释

3.2 EGs 的构成和基本概念

第三章 皮尔斯的模态逻辑构想

1.皮尔斯的模态构想:Gamma 图表

1.1 Beta 图表的表述限度

1.2 Gamma 图表设想

2.Gamma 图表

2.1 Gamma 图表的基本术语

2.2 Gamma 图表的若干规则

2.3 用Gamma 图表表述模态系统S5

3.Gamma 图表的语义学

3.1 语境、信息状态和可能世界

3.2 信息状态、选择和可通达关系

3.3 皮尔斯关于模态的进一步构想:Delta 图表

4.简单结论

第四章 C.I.刘易斯的概念论实用主义

1.实用主义哲学的传承

1.1 第二代实用主义者C.I.刘易斯

1.2 C.I.刘易斯的实用主义哲学

2.概念论实用主义哲学

2.1 概念论实用主义的假设和方法

2.2 概念论实用主义的基本观点

2.3 概念论实用主义中的几个主要术语

第五章 现代逻辑的兴起和C.I.刘易斯的严格蕴涵系统

1.现代逻辑的兴起

1.1 逻辑和数学的结合

1.2 现代逻辑的建立

1.3 C.I.刘易斯的逻辑研究兴趣

1.4 用符号逻辑方法建立的命题演算

2.严格蕴涵演算系统

2.1 C.I.刘易斯对实质蕴涵的挑战

2.2 严格蕴涵演算系统LSIS 的构成

2.3 严格蕴涵系统LSIS 避免了实质蕴涵怪论

2.4 一致性和可能性概念之下的严格蕴涵系统

3.C.I.刘易斯S1-S5 之后的模态逻辑进展

第六章 蒯因自然主义哲学和其实用主义倾向

1.蒯因自然主义哲学

1.1 蒯因和他的哲学

1.2 以科学为背景的自然主义哲学

2.蒯因自然主义哲学的实用主义倾向

2.1 物理主义的自然主义

2.2 赞成一种更彻底的实用主义

第七章 蒯因的外延主义立场和他对模态逻辑的诘难

1.蒯因的外延主义

1.1 一个坚定的外延主义者

1.2 蒯因外延主义的由来

1.3 外延主义的几个基本概念

1.4 蒯因外延主义中的虚构式表达式

1.5 蒯因外延主义的“类”和性质

2.蒯因对模态逻辑的诘难

2.1 外延主义立场下的实质蕴涵

2.2 模态逻辑是对外延主义的背离

2.3 模态逻辑的指称困惑

3.温和的本质主义和可能世界语义学

3.1 量化模态逻辑承诺了亚里士多德本质主义

3.2 辛迪卡语义学对蒯因挑战量化模态的回应

3.3 量化模态逻辑的克里普克语义学

4.简单结论

第八章 实用主义哲学家 模态逻辑 一般哲学

1.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模态逻辑

1.1 实用主义哲学和模态逻辑的关系

1.2 本体论的思考导致实用主义哲学家的两种模态观

2.模态逻辑和一般哲学

2.1 形而上学必然和逻辑必然

2.2 两种逻辑必然

2.3 蕴涵的意蕴刚性和其扩展

2.4 富于弹性的可能世界观念

2.5 可通达关系

3.模态范畴和实在

3.1 关系范畴特例:基本的模态范畴

3.2 基本模态范畴的本体论

3.3 源头茫昧虽难觅,活水奔流喜不休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