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美国哲学的先声

2.1 美国哲学的先声

依附于英国的北美殖民地,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文化的独立是伴随着国家的独立而生成的。美国的移民大都来自欧洲,这些来自欧洲的移民大多数是企图解脱困境而远迁美洲的。他们或者是失业的工人,或者是破产的农民,或者是受到政治迫害的上层人士,或者是受到英国国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因此,就美国独立之前的文化状态而言,独立战争之前的流行意识形态主要还是在英国形成的清教神学。除神学之外,在欧洲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和哲学思想,例如以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理论和以欧洲启蒙学者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等为代表的人权观念,自由、平等、博爱观念也在北美殖民地得到传播。这些观念的传播,孕育了一批其后在美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启蒙学者。但仅就哲学这个学科而言,美国在独立之前,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哲学流派,英属北美殖民地还不具备产生自己哲学的条件。

但是,由于欧洲移民特别是具有欧洲教养的北美殖民地移民,他们自身深厚的和神学紧密联系的哲学传统,使得独立前的美国仍然有反映哲学思考的一些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尽管这些哲学流派没有建构独立的哲学,但北美这片土地上有哲学思考,这些哲学思考成为美国哲学的发端。

最能代表英属北美殖民地早期哲学思考的哲学家,应该是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1696—1772)和他在耶鲁的学生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1703—1758),他们被看作是英属北美殖民地最早的哲学家。著名的英国哲学家贝格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曾经于1729—1731年在北美传教,传教期间,约翰逊和贝格莱交往甚密。贝格莱回国后,他们仍然保持着亲密的联系。约翰逊深受贝格莱哲学的影响,他在1746年出版了《伦理学》一书,这本书被看作是北美殖民地最早的哲学著作,人们也把约翰逊看作是把哲学从神学分离出来的北美第一人。其后,他的学生乔纳森·爱德华兹把清教教义、柏拉图主义、信仰和理性、宗教和科学融合起来,构想出一套复杂的神学—哲学体系。爱德华兹虽因英年早逝未能最后完成,但他仍被人们认为是北美殖民地时期哲学的开拓人,美国哲学的先声。

如果说英国清教神学是美国哲学的发端,欧洲启蒙思潮则是美国哲学另一个重要的源头。以洛克、伏尔泰、康德为代表的欧洲启蒙思想家,把启蒙、自由、人性、知识和人的自主联系起来,在欧洲倡导一种思想解放的新哲学,于是:

知识从所谓的圣书的权威那里解放出来,也就是从古典作家和圣经的权威那里解放出来。道德,即人作为自主的行动者或主体,从被动服从精神或世俗权力的异己强制中解放出来。最后,艺术从服务于娱悦公众或文饰权力这一目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1]

启蒙思潮这一思想解放的呼唤也在北美得到回应,著名的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和社会活动家托马斯·杰斐逊是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都没有系统的哲学著作,但他们在众多的著述中阐发了反蒙昧、反专制,倡导民主自由和人性的启蒙思想,并且通过他们的实践活动成就了美国的独立,美国哲学由此也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将独立的美国人开始了哲学的独立思考,还没有正式建立的美国,似乎开始有了自己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