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基本模态范畴的本体论

3.2 基本模态范畴的本体论

那么,模态逻辑在这里描述的世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如果把它看作是我们对先验世界的一个模仿,如同柏拉图所设想的,凭我们智能构造的东西,或者是如同里德命名的模态柏拉图主义中的实在。[9] 这类先验的实在观,常被称为极端实在论。

克里普克不赞成模态柏拉图主义,他把柏拉图主义颠倒过来。不是现实世界模仿理念的世界,而是理念的世界模仿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世界只有一个,可能世界只是现实世界及其各种可能状况的反映。克里普克等人关于模态范畴实在问题的这种思考,常被称为温和实在论。

还可以有很多种关于模态可能世界的实在观念,例如科学的实在论、概念的实在论等等,它们都对模态可能世界的实在问题有一些特殊的解释。

与各种实在论相对立的还有一种反实在论,它们对模态可能世界的观念更为特别,例如直觉主义学派的反实在论“可能世界”观。反实在论者一般认为:电子、光子根本不存在,之所以建立关于微观状态、过程和对象的理论,仅仅是为了预测和产生我们感兴趣的情形。所以电子等是虚构的,认识不一定反映外部世界,关于认识的理论只不过是工具罢了,即使最有效的理论也不是真的。并且,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无所谓成功还是不成功,即使成功,也不要求其词语都有指称。科学世界只是日常世界的概念之网,理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科学旨在给我们经验上看来适合的理论,科学规律是虚设的。自然,可能世界在这种观念之下,也就是一个虚构的范畴,它并不需要和实在有什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