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先验思潮的转向和星期六俱乐部

2.3 先验思潮的转向和星期六俱乐部

先验主义思潮是一次思想独立的浪潮,它先表现为在宗教、哲学思想中的变革,随后就扩展到文学创作领域。以先验俱乐部为标志的先验思潮的兴起,摒弃了加尔文教派“以神为中心”的传统英国公理学的神学。美国的先验学者吸取康德的先验论和欧洲浪漫派理论家的思想材料,提出人可以凭直觉认识真理,因而在一定范围内人就是上帝。这一思潮的出发点是人本主义的,它强调人的价值,反对权威,崇尚直觉,主张人的自主和自由,主张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的束缚,这个思潮由此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但美国随后的工业化走向引起美国人的反思,从而很快就出现先验思潮的转向。这个转向的标志是出现另外一个以文学为主导的俱乐部,它就是由美国作家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等人组成的星期六俱乐部。爱默生,这个美国先验思潮的代表人物,他离开先验哲学的圈子,也加入到这个俱乐部的行列。在爱默生淡出先验哲学圈子的同时,德国的黑格尔(Friedrich Hegel,1770—1831)哲学开始受到美国学者的关注,一个思辨性的哲学思潮悄然兴起,成为继先验哲学思潮之后,美国在南北战争及其以后一段时间的哲学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