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2阶激振力的影响因素
2025年10月13日
二、传动轴2阶激振力的影响因素
作为传动轴2阶激振力的参数,大都是指传动轴交角引发的各传动轴角加速度。在进行传动系总布置时,都使用该加速度计算值作为指标进行评价。对于满足下列条件的传动轴布置,即交角不大,交角变化又在同一平面内,联轴节相位相同或为90°的多根传动轴,可以使用如下的近似计算式,计算各传动轴的角加速度。

式中,αi为第一根传动轴的角加速度(近似值);θi为交角(设为十分小);ω1为输入轴角加速度(一定);ψ1为输入轴转角。
其中,联轴节相位和第一个联轴节同相为+,相差90°为-。
由式(16-27)可知,若传动轴根数增加,因各轴相位和交角的变化,将使各轴的角加速度和相位发生变化,最终使传动轴的2阶激振力分布复杂化。
在研究传动系的布置之际,一般不得使各轴的最大角加速度水平超过设计基准值,特别是对差速器主动小齿轮,因为该齿轮对车体的影响特别大,设计基准值也最严格。但是,上述研究方法并没有考虑到扭转振动特性的影响,对于本案例中发生的扭转共振现象,大都不能预先进行评价。因而,如图16-35所示,对于某些共振转速处于实用转速领域的车型,必须考虑采用传动系扭转振动特性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