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腔优化设计

三、谐振腔优化设计

谐振腔是解决声学模态非常有效的手段。它类似于动态减振器,其腔体内的空气作为质量,气流阻力作为弹性因素,利用附加的质量系统与原系统的振动相位差,减衰原系统某个频率段的振动能量。关于谐振腔的理论计算,本处不作详细说明,请参考有关文献。图18-15所示为谐振腔示意。

式(18-1)为谐振腔的消声中心频率计算公式。

978-7-111-46010-7-Part03-277.jpg

式中,f为谐振腔能够消除的噪声的中心频率;S为谐振腔入口管道的截面积;L为长度;V为谐振腔的容积;c为声速。

影响谐振腔性能的参数包括容积、进气口管道直径、长度,以及在进气系统上的安装位置。当然谐振腔的容积越大则效果越好,但是限于布置空间的限制,无法做得更大。

978-7-111-46010-7-Part03-278.jpg

图18-15 谐振腔示意

为了使谐振腔达到最大的消声效果,对谐振腔的安装位置进行分析。图18-16为谐振腔分别安装在位置A和位置B。图18-17为BEM声压计算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到,位置B的消声效果相对要好一些。而这个位置是图18-14所示的模态节点位置。

978-7-111-46010-7-Part03-279.jpg

图18-16 谐振腔位置的选择

978-7-111-46010-7-Part03-280.jpg

图18-17 进气系统声学分析结果

另外,对试制样件进行的FFT频率分析,以及对样车的道路行驶测试结果也有同样的倾向。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在位置B处安装谐振腔能达到更好的消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