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有针对性

一、说话要有针对性

俗话说得好,“看碟下菜,量体裁衣”,主持人在说话时要针对各种不同的观众、不同的境况讲出不同的针对性的语言,才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心。

(一)针对年龄差异说话

由于不同年龄的人对语言形式的识别能力和对语言意义的理解程度不同,主持人在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应该适应其不同年龄的特点而有所区别。

(二)针对性别差异说话

不同性别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和习惯,所以,主持人说话时应注意听众的性别。对不同性别的人讲话,应当选择不同的方式。

(三)针对性格差异说话

由于个人性格不同,主持人在与不同的人讲话时应该注意分寸,把握尺度。如同性格开朗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就应注意分寸,循循善诱。

(四)针对爱好差异说话

爱好,是指个人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由于各人的爱好不同,对话语的“兴奋点”也不相同。你对一位潜心学问的学者大谈“股票”“生意经”,他定会嗤之以鼻;相反,你对一位经商的人大谈“治学之道”,他也势必味同嚼蜡,因此主持人在讲话时一定要结合对方的兴趣爱好来说。

(五)针对职业差异说话

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专业工作。不同职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其言谈必然带有一种职业色彩,如农民的话语充满了“泥土味”,工人的话语豪爽直率,军人的话语威严沉稳,推销员的话语给人以极强的诱惑力,等等。职业、专长不同的人,其头脑中所具有的信息类型和兴趣点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他们对于与自己职业相关的话题具有强烈的兴趣,有着积极探究和钻研的精神。即使同样是知识分子,也会因为他们所从事的专业不同而有区别。一般来说,科学家、学者比较严谨、纯真,“书生气”重;演员、艺术家比较活泼、开朗,浪漫气息重。主持人在讲话时只有注意到了不同对象的职业特点,才会收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