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主持人的协调与协作

三、舞台主持人的协调与协作

舞台主持人在活动中主要起串联、引导活动的作用,是活动形象的代表,与活动的成败有直接联系。主持人自己应该意识到:所有的成功都要靠合作者的密切配合与支持。所以主持人与合作者要建立互相理解、信任、支持、帮助的关系。

(一)主持人与演员

在活动的进行中,演员的表演往往是相对独立的整体,而且应该是在屏幕上真正放光辉的内容,主持人的工作是把具体活动内容串联、引导成整体,是整个活动内容的辅料。如果把文艺活动中的演员比作红花,主持人就是绿叶,要注意不能为了突出自己而淹没演员们的光辉,也不能消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在平时,主持人应该对演员有充分的了解,随时注意他们的工作动态和活动内容,才能在具体节目的串联词中有内容发挥的依据,并在主持过程中积极调动出演员的最佳状态,以有特色、有个性、有情趣的引导为演员的表演添彩——红花需要绿叶的陪衬,绿叶自有绿叶的光彩。

(二)主持人与观众

观众是主持人的主持对象,对非节目主持的主持人来说,这种关系尤为重要,其主持目的便是与参与活动或仪式的观众达成共识,达到推出活动的目的。

主持人是在为观众服务,但也不赞成主持人把观众当作“上帝”,更不提倡把观众当作“菜地里的萝卜”——熟视无睹。主持人对待观众的心态是由活动具体状况来决定的。有的新闻类节目或法律节目中,当主持人以节目的内容的评判者或权威的身份出现时,对观众可以采用严肃的面孔和告诫的口吻;但作为文艺活动主持人,应该把观众当朋友来对待——平等、亲切、理解,忌说教、高傲和武断。对必须体现的教育内容,则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美”的方式来实现。

(三)主持人与编导

主持人在活动中是编导意志的体现者,而且现场气氛往往是直接把握在主持人,而不是编导的手里,所以在活动中主持人又是编导意图的传达者,二者的关系应该是非常融洽的。在现场活动中,主持人要按编导的意图来展现自我、调整自我。如果在工作中有看法或做法不一致的地方,原则上主持人要以大局为重,服从编导的现场决定,因为编导是活动最终效果的真正把握者。

(四)主持人与其他现场工作人员

首先是音响师,声音是主持人展现的重要部分,音质音量都需要录音师的调节和修饰,所以“试话筒”是主持人主持活动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主持人要注意话筒的使用,因为不同话筒的拾音范围不同:话筒与嘴要有一定的距离,防止“扑”话筒或音量不稳定;手持话筒的姿势要自然、大方、优雅,而且注意不要让话筒挡住面部表情。有的主持人常常把话筒当作额外的负担,遮遮掩掩拿得很不自然。在把话筒当作传声工具的同时,心理上要把它当作一个道具来对待,同时还要注意对话筒进行保护——防止磕碰、遇水等。

其次是灯光师,形象展现得是否完善,还往往依赖灯光师对灯光的调度安排,所以主持人也应该让灯光师充分了解自己形象的特点。在固定位置主持时,灯光师应该在主持人到位后再布光;在活动范围大的现场工作时,要尽量在灯光效果最好的地方进行主持,可以把被访问者引导到光线明亮的位置来,避开不利于表现自己的光线色彩区域。同时,由于灯光多分布在棚顶,主持人可稍仰头,走动中要注意避免遇上主光在头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