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工作原理

六、工作原理

摄像机的光电转换系统把光学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当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能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从能量的转变来看,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光—电—磁—电—光的转换过程。

了解摄像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对使用者来说,一方面是在掌握摄像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能熟练地操作它;另一方面是提醒使用者必须全面保护好摄像机。第一,一般来说,厂家保证使用环境温度为-10~+40 ℃,相对湿度为10%~85%,如需在更低的温度下使用,可使用相应的保温套。第二,注意防潮、防湿、防尘、防腐蚀。摄像机受雨淋或者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工作,水和潮气会侵蚀机内,均会引起机器损坏或失效,雨天应使用防雨罩。机身外表面板,要用软干布擦拭,或者用稍蘸一些清水或中性清洗剂的软布擦拭。切勿使用酒精、挥发性汽油等任何有机溶剂,以免机体外壳塑料老化而失去光泽。摄像机(主要是镜头电机的机械驱动部分)会因灰尘、砂砾进入而出现故障,如果天气条件不好,最好使用防尘罩。第三,不要将摄像机存放在强磁场中,也不要在这种环境中使用。在广播发射台、电视台发射天线附近或其他强磁场附近使用均会引起图像失真。第四,搬运或运输摄像机时,应将其放入便携箱内,以减轻搬动或运输途中的震动以及碰撞。平时拍摄休息时,必须将摄像机放置在平衡、一般人员触碰不到的地方。使用三脚架时,应拧紧各处旋钮,或者将摄像机取下,以免碰坏和摔坏。第五,特别注意结露的现象,否则将影响拍摄。从低温环境进入高温环境,如进入温暖的溶洞拍摄或进入有空调的房间采访,热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低温的摄像机上凝聚,即结露现象。摄像机一般均有自动保护电路,遇到结露现象,会自动关机,应等机器内部温度升高,水汽蒸发,自动保护解除,才能使用。从寒冷的地方将摄像机携带进温暖的房间时,最好用密封的塑料将其包住,以防摄像机内结露。第六,镜头要经常进行清洁和保养。镜头始终暴露在机身外面,容易被灰尘、雨水弄脏。有时镜头的自动光圈及自动对焦出现不灵活或不动的现象,是因为光圈机械部分混入了灰尘,切勿自行使用润滑油。镜头表面常常吸附着尘埃,可以使用吹风器吹去灰尘,或者用干净柔软的刷子轻轻刷去灰尘,千万不能用纸使劲擦拭,否则会在镜面留下无法弥补的伤痕。不允许用手直接触摸镜片表面,如果镜片被油污或者指纹印弄脏,可以用镜头清洁纸蘸上少许镜头清洁液,由镜片中心向四周以螺旋轨迹轻轻擦拭。第七,调整好的摄像机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作相应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摄像机要进行定期检查,定期维护,检查其各项指标,以保持其性能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