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的“构图八记”

第七节 电视摄像的“构图八记”

1.确保摄像机的平衡

为了避免摄像机在拍摄被摄对象时出现影像倾斜、歪曲,摄像师可以在拍摄的过程中,以平行或垂直于地面的物体,如电线杆、楼房等为参照物,确保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处于平衡,从而确保所拍摄的画面没有倾斜或歪曲的现象出现。

2.确保单一主体的活力

当被摄对象为单一主体时,为了使被摄对象在最终画面中所呈现的不是呆板、死板、缺乏活力的形象,摄像师应该全方位地展现主体,充分调动多种构图方法,增强画面主体的活力。

3.确保多个主体的联系

在拍摄中,除了有单一主体的情况外,很多情况下,场景中都可能有多个主体,而多个主体之间很可能相隔一定的距离。此时,为了确保多个主体的联系,使观众在观看的时候,视点不至于“断线”和失去连贯性,摄像师在拍摄时,拍摄视点不能凭空地从一个主体跳跃到另一个主体,而是要寻找出两个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镜头把它们的联系呈现出来,确保多个主体之间的联系不被破坏,确保作品整体的表达和观众对它的理解。

4.避免其他物体的干扰

在具体拍摄时,摄像师必须排除摄像机与主要被摄对象之间存在的物体,不能让不相干的任何事物或者人物,在摄像机与被摄对象之间有整体或局部出镜,确保主要被摄对象在画面中,不被其他物体所干扰。当摄像师无法掌控被摄对象时,要尽可能保证构图的完整、完美,尽可能把主要被摄对象放置在画面的视觉中心。

5.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和流畅

摄像师在拍摄相对复杂或者宏大的场面时,为了确保镜头之间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应该逐个安排画面的表现主体,把一个对象交代清楚以后,再进行下一个对象的交代,切记不可乱无章法地切换和调动,否则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削弱对主体的理解。当有影响画面的障碍物出现时,摄像师可以通过调换角度或者清除障碍物等方法来确保画面的整洁和流畅。

6.做到构图立意“准”

任何影视作品的主旨和创作者的意图细化后,都是通过一个个画面传递出来的,而构图作为重要的画面造型手段,要有利于作品主题的表达。为了使作品的主旨和创作者的意图能够准确地传递给观众,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画面的构图都必须紧紧围绕着作品的主旨来工作,不可为了构图而构图,刻意追求新颖的构图形式而无视作品主题的表达,或出现似是而非的构图影响画面信息的表达,给观众造成一定的理解误区。

7.做到拍摄画面“美”

电视是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电视画面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要有一定的美感。要想拍摄出美的画面,要在符合作品主旨的基础上,根据被摄对象的特性和其他现实条件,结合画面空间的配置、光线的运用、色彩的调动、拍摄角度的选取等,充分发挥各种画面元素的造型功能,组成艺术性和美感的画面构图。要做到这些,摄像师要从自我艺术修养出发,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画面造型能力。

8.做到色彩搭配“优”

为了确保画面整体色彩的层次感和统一性,摄像师在拍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对红色、鲜黄色、深蓝色等这类抢眼色彩的处理,既要确保色彩之间的平衡性,又要保证被摄主体能从背景中脱颖而出,以便观众观赏和理解。

构图,作为摄像工作中极其重要一个环节,是一种现场即兴又融合个人创意的工作,很难界定出一套具体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像师,就必须多看、多拍、多练,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出具有个人风格和美学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