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镜头画面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使用运动镜头拍摄时应注意让摄像机保持稳定,这样可以帮助摄像人员尽可能平滑地移动它们,也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有序有活力。在电影摄像等一些高制作成本和高品质要求的影视制作中,通常情况下,在拍摄现场会用到轨道、滑轮,如果经济允许,还会用到成本较高的斯坦尼康(能让摄像人员在身体运动的同时保证稳定拍摄的一种摄像机支架)(图5.16)、手持陀螺仪稳定器(图5.17),以及一些吨位级别的大型设备。
图5.16 使用斯坦尼康
图5.17 手持陀螺仪稳定器
在电视摄像等成本较低及需要较高拍摄效率的影视制作中,一般采用肩扛或手持的拍摄方式,通过人体的运动进行拍摄。这两种拍摄方式都应力求画面平稳,即地平线应基本处于水平状态。利用稳定装置,注意以水准仪作为调校的基准,而不能以个人的感觉作为调校准则主观臆断,如图5.18 所示。
图5.18 用水准仪调校画面的水平状态
在肩扛或手持拍摄时应注意持机姿态,保持身体的弹性,以身体运动带动脚步运动,保持重心在水平线上移动。利用简单的交通工具作为运动摄像的辅助工具时,也要注意保持其稳定性,尽量使用广角减少震动。同时避免摄像机直接与交通工具接触,防止其震动直接传到摄像机上,造成画面的抖动,如图5.19 所示。
图5.19 手持或肩扛拍摄的正确姿势
稳、准、平、匀是运动摄像操作的基本规范,运动中的摇摄或移动镜头要做到得心应手,准确而有把握。痉挛式的摇摄、错位式的跟拍主体,或者镜头运动的飘忽不定、方位不明,都表现出非专业者的水准,其摄取的镜头不能准确而完整地再现画面主体的真实形象,这在拍摄中要极力避免。保证镜头画面的稳定性,遵循稳、准、平、匀的操作规范,是运动摄像的基本且重要的要领准则。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镜头都要求较高的稳定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表现一种紧张的情绪氛围或者模拟地震、崩塌等真实场景时,可以不要求稳定性。这需要视具体拍摄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