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镜头与运动摄像
1.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是指通过光轴、焦距和机位的运动,在不间断拍摄的情况下,形成视点、场景空间、画面构图和表现对象的变化,不经过剪辑,在镜头内部形成多构图、多元素的组合。运动镜头使活动影像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并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表现手段的重要标志。
作为活动影像所独有的造型手段,运动镜头不仅可以通过摄像机的运动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形态和轨迹,还能够利用丰富的景别和角度变化,增加对现实空间的再现和表达,从而使视觉效果更为丰富。运动镜头作为电视媒介常用的表现手段,其本质是摄像机光轴、焦距或机位的运动。其中,焦距的变化是摄像机自身创造运动的一种方式,在摄像机位置和镜头光圈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变焦运动,摄像师同样能让画面产生变化,形成类似推拉的连续变动镜头。
2.运动摄像
运动摄像是指在一个镜头中通过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或者移动摄像机机位所进行的拍摄,如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升降摄像等。通过这些拍摄方式所获得的镜头称为运动镜头。拍摄对象在画面空间范围内的运动构成影视画面的内部运动,运动摄像则构成影视画面的外部运动。运动摄像通过摄影机的位移、方位变化、角度变化、距离变化及透视关系变化等来表现不断变化的空间和时间,以及拍摄对象和背景内容在空间中的排列和组合,从而发挥银幕形象运动中的造型表现力,如图5.1 所示。
图5.1 运动摄像中摄像机的运动方式坐标简图
一个标准而规范的运动镜头的拍摄包括起幅、运动过程和落幅。起幅即运动镜头开始的画面。拍摄要求表现在对构图的讲究以及对时间长度的适当把握,且由固定转为运动画面时要自然流畅。有表演的场面,要让观众看清戏剧动作;无表演的场面,则需让观众看清景色。运动过程是指移动过程中的画面。拍摄要求表现在画面的自然流畅而不可生硬突兀。落幅是指运动镜头终结的画面。拍摄要求表现在由运动转为固定画面时应当平稳、自然、准确,能够恰到好处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景物范围或主要被摄对象的位置停稳画面,且画面的构图力求精确。
运动摄像使摄像机深刻地摆脱了“乐队指挥”的固定视点,从而使创作者和观众在观察和理解被摄对象时有了更为自由而多元的视角。它丰富了影视艺术的语言,是表现其特有价值魅力的“有意味”的形式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