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头

一、镜头

(一)镜头特性

镜头是构成电视节目最小的单元,其基本特性为记录性、多义性和组接性。

1.记录性

通过摄影机的镜头进行拍摄,画面可以记录现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如人物的着装、表情,以及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等。这类镜头大量出现在电视新闻类节目、社教类节目以及体育类节目中。与此同时,镜头的记录特征也是其摄影叙事得以完成的基本特征。

2.多义性

镜头的基本特性是记录现实,但同一镜头的含义却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镜头表现的这一不确定性为镜头的组接剪辑提供了可能。比如,一朵灿烂的花独自绽放在荒芜的草原中,拍摄者可能是表达面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精神,也可能是表达一种大环境的沉闷和败落。

3.组接性

镜头的最终视角呈现是导演精心策划和选择的。比如,在新闻现场中,哪一个场景被拍摄出来,哪一个人充当主角都是经由拍摄者主观选择的。为了自然流畅地叙述情节以及表达节目的主题思想,镜头的组接性便会发挥作用:通过镜头间的组接和剪辑,完成最终节目的拍摄和后期制作。

(二)景别的选择

景别是指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根据距离的远近,景别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和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不同的景别适应的叙事的长度也不相同。对于需要花一定时间去辨识、信息量较大的全景镜头来说,镜头停留时间应该较长,而某一人物面部或者物品的特写镜头不应过长,否则会引起观众的视觉疲劳。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在镜头标准停留时间上依次递减。具体来说,根据观众的接受程度和接受心理,叙述镜头类别与电视画面的景别的使用时间有一定的通用标准,见下表。根据电视与电视节目叙述方法的不同,标准时间又有所不同。

根据表达意义的不同,编辑可以按照场景需要调整镜头时间,从而表达特殊的、与众不同的含义。比如,当为了强调某一特定镜头的抒情性时,可以延长或者刻意缩短镜头的叙述长度,从而达到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抒发感情、引起共鸣等作用,这种镜头称为“抒情镜头”,按照对镜头非标准停留时间的处理分为延长镜头和短镜头两种。

延长镜头多见于抒情内容镜头中。比如,只需要几秒就可以交代清楚的镜头,通过延长时间来让观众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从而产生心理共鸣。

苏联影片《红莓》中的一场戏是这样的:伊戈尔从狱中出来后,去找旧日的情人柳芭,两个人在小酒馆的走廊上喝酒,除了他们两个,其余的人都在酒馆里面。镜头在这场戏中是这么推进的:镜头先从酒馆的一个门外穿过酒馆里的顾客,远远地拍摄另一个门外走廊上的伊戈尔和柳芭。慢慢变焦,拉近镜头,对两个主角进行特写拍摄。在这之后,有个姑娘的背影忽然横穿镜头,镜头也随着她的移动而移动。最终姑娘来到酒馆另一头,探出头窥视走廊另一头的两位主人公。镜头完成了由全景到特写再到远景的过程。镜头的慢慢“接近”,综合表现出了伊戈尔来找柳芭时在小镇上引起的小小骚动。

(三)镜头形式的分类

在拍摄过程中,按照拍摄方法可以把镜头形式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

1.固定镜头

固定镜头是指在摄像机不改变机身位置和没有任何运动时所拍摄的画面。狭义上来讲,严格的固定镜头是静态构图的单个镜头,只有人物的调度变化,并不改变基本的构图形式,有变焦或者摇的运动拍摄并不包含在严格的固定镜头分类里。

固定镜头分为长固定镜头和短固定镜头两种。长固定镜头是对一个场景和人物动作过程的完整记录,在电影产生之初被大量使用,具有客观记录性。短固定镜头主要用于描述或强调物件细节以及动作细节等。镜头固定时间短,但是信息集中明确,常用于近景系列的景别,在蒙太奇分镜头中被大量使用。

2.运动镜头

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焦距等进行的拍摄称为“运动镜头”。

根据摄像机运动的方式,可以把运动镜头分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以及综合镜头。在具体拍摄中,镜头运动既可以通过摄影机位置的变动来达成,又可以通过焦距的调整来完成。

推镜头是指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或者通过变动镜头焦距(从广角到长焦),使画框由远而近向主体接近的一种拍摄的镜头。既可以使摄像机沿着光轴方向向前移动,也可以采取变焦镜头,从短焦距调到长焦距。推镜头的拍摄是完成从大景别转换到小景别的过程,完成“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推进,造成画框向前的运动趋向。推镜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景别的不断细化,介绍整体与局部、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最终突出主体细节。通过对推进速度的控制调整,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

拉镜头是指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者通过变动镜头焦距(从长焦到广角),使画框由近而远与主体脱离的拍摄的镜头。与推镜头恰好相反,拉镜头会造成画框向后的运动趋向。拉镜头在表现力方面,使得纵向方位上的两个具有相关性的事物形成某种对比、反衬或者比喻的效果,画面空间的不断扩展能够引发一种退出感和结束感,让观众调动对整体画面的想象和猜测,产生感情上的余韵。拉镜头具有独特的抒情色彩。

摇镜头是指摄像机位置不动,借助于云台(两个交流电机组成的安装平台)或拍摄者自身,水平或者垂直移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所拍摄的镜头。单从摇摄速度上来分类,可以将摇镜头分为快摇和慢摇两大类。快摇镜头出现时,摄像机以极快的速度转动,其间拍摄下的影像会模糊不清,使观众只能看到起幅和落幅,然而快摇能通过强调起幅、落幅画面间的内在关系,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冲击,产生令人惊异的视觉效果。慢摇镜头以慢速掠过被摄物体,产生一种细腻的、升华的情绪效果,常用于大场面的场景描绘。

摇镜头从运动形式上分为水平横摇、垂直纵摇、间歇摇、环形摇以及各种角度的倾斜速度极快的“甩镜头”。其中,水平横摇除了展示空间广度和规模以外,可以再现运动中的主体状态。垂直横摇在画面造型上表现出空间的高度与深度。总的来说,水平横摇刻画画面广度,垂直横摇刻画空间纵深,两者相结合可以模拟观众的主观视野,扩大镜头的表现视野,保持大范围空间视觉的完整统一并使得运动中的拍摄主体始终处于画面的最佳位置。

移镜头是指摄像机在活动的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镜头。可以是画面人物不动,移动摄像机;也可以是画面人物与摄像机一起移动。由此,画面呈现出流动的、活跃的表现元素,摆脱了定点摄像的束缚,形成了多样化的视点。通过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向轴线的变化,移动镜头在表现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可以打造出大气磅礴的造型效果。

跟镜头是指摄像机跟随运动的被摄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镜头拍摄。其特点是被摄主体在画框中始终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而背景和环境始终处于变化中。

升降镜头是指摄像机借助升降机等装置进行的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镜头。升降镜头可以将画面的视域进行最大程度的扩展和收缩,在更大程度上表现垂直画面构图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