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镜头运动的目的性

二、确定镜头运动的目的性

镜头的运动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有正当的理由与精确的目的,正所谓“动之有物,动之有因”。当决定使用运动镜头时,必须事先预料到它的结果。这些运动镜头必须有助于更清楚、更有力地表现画面的主题内容。

运动镜头迫使观众调整视点,通过运动的形式告知观众起幅或落幅中的被摄主体,是值得和应该被突出强调的视觉元素。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这种强制性的运动会使观众的视点产生盲目性,影响观众的收视心理。运动镜头的拍摄要准确把握好起幅和落幅的内容要求,使画面所要表现的主体得以鲜明突出。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要保证画面的起幅与落幅有一定的时间长度,并由起幅引出摄像机运动的画面内部运动;其次,摄像人员应把调整的重点放在落幅,将最稳定的姿态和最佳的构图效果安排在落幅,这也是由观众的视觉习惯以及电视工作者的表现目的所决定的。

摇摄或者移动摄影时,可以跟从一个人物从一个兴趣中心转移到另一个中心。开始时人物进入画面,当镜头停止在新的兴趣中心时,人物则离开了画面。例如,在一家喧闹的夜总会里的场景,镜头开始时是一场豪华的即兴表演,一个侍者托着一盘饮料进入画面,镜头跟着他摇摄或移动,在一张张桌子中穿梭。最后,镜头停在前景桌子旁边坐着的两个主要人物身上,紧接着侍者走出画面。从始至终的运动镜头,有目的性地体现了所要表现的人物与场景的运动形态,从而使观众的视点和注意力跟随镜头的变动而不断转移,最终落在中心主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