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内部蒙太奇

四、镜头内部蒙太奇

相对于短镜头而言,长镜头是指在一个较长的不间断镜头里,通过推、拉、摇、移、跟等综合运动完成摄像机的场面调度,完整地记录时间段落的全过程,具有鲜明特别的纪实风格。

长镜头理论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根据“摄影影响本体论”提出来和蒙太奇理论相对立的电影理论。巴赞认为,时空连续与完全的真实性是电影逼真性重要的因素,叙事蒙太奇等将完整时空或者具体的事件进行分解,损害了电影的逼真性。同时,巴赞认为蒙太奇的具体镜头分解组接带有极大的导演本身的主观性。

蒙太奇叙事主要依靠镜头之间的拼接和剪辑,压缩现实时间来进行叙事。长镜头叙事方式虽然强调绝对客观地再现生活现实的原生形态,但这些时空完整性的具体呈现仍然是通过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手法完成的。长镜头技巧又称为“镜头内部蒙太奇”。那么,叙事蒙太奇与镜头蒙太奇在叙事特征与美学观念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一)长镜头与蒙太奇

1.视角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叙事蒙太奇在叙述上是通过镜头选择和组接完成的。拍摄者为了向观众传达特定的主题和思想,对镜头进行了主观性选择,以此表明自己的思想观念,并试图让观众接受。而在长镜头叙事中,创作者不渗入自己的主观观念,而是以一种冷静客观的视角刻画现实,力求原本地还原现实。

2.内容的紧凑性与全面性

从内容上看,由于叙事蒙太奇重视表达的有效性,因此镜头结构集中,情节紧凑。然而在长镜头叙事中,重视人物与周边环境的整体细节,会出现更多的过程性镜头以及环境镜头。

3.造型的人工性与自然性

在造型塑造上,蒙太奇叙事为了达到一个虚拟的艺术世界,经常采用光学镜头、人工光效等摄影艺术化处理技巧。而长镜头叙事则是接近常人的视角,注意现场音响等同期声音的收集,尽量避免具有明显艺术目的的造型处理,使画面更加真实。

4.阐释的封闭性与开放性

蒙太奇叙事具有强烈的拍摄者的主观选择性,没有给观众留下更多阐释的空间,它呈现的是一种单行思维状态,观众很难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者得出自己的结论,蒙太奇的叙事是强制性的封闭。然而在长镜头叙事中,由于镜头传递的内容本身是客观冷静的,因此观众有了基于“事实”而进行不同视角认知的可能性,具有了自我阐释的选择空间,长镜头叙事具有其固有开放性。

(二)长镜头的时间结构特性

长镜头具有时间和实际时间的同时性,即镜头所呈现的时间节奏与现实一致。蒙太奇在叙事过程中,常常压缩事件在镜头中发生的时间进程,或者组接不同的事件,也就是说,镜头中的时间进程与实际时间进程是不同的。长镜头叙事通过保持时间镜头的不间断,使事件过程的实际实践得以连续地、完整地反映在银幕上,大大提高了节目的真实性。

长镜头的时间进程具有连续性,即在变换景别或者拍摄角度时,仍然不打断时间的自然过程,保持了事件的正常展开。时间的连续性保证了叙事节奏的完整,表明了时间的真实过程,正好迎合了观众内在心理对真实性的要求。

(三)长镜头空间的结构特性

长镜头在运动过程中是展示现实全貌的,镜头内部蒙太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贯性是相辅相成的。与长镜头在屏幕时间和实际时间的共时性相适应,长镜头在空间结构上也具有连续性,即摄像机的运动使有限的视域逐渐拓展延伸,展示出事实及环境的全貌。

在镜头的连续运动中展现空间的全景全貌,能够相对完整地传达信息。当用蒙太奇手法拍摄时,自然对现实进行一种主观镜头选择以及镜头分解,或者进行特定的音效、光效处理,最终在传达拍摄者特定的主旨时,“截断”了部分真实的环境或者生活细节。而当用长镜头进行叙事的时候,通过完整地体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可以完整地呈现环境信息和具体细节,同时保有声音以及画面的连续性。

长镜头叙事能够保证事态进展的连续性,能够让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和真实现场氛围表现在屏幕上。通过镜头自然与现实的对接,长镜头叙事能在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空间的自然转换。这种流畅性所引发的可信度、这种有别于蒙太奇叙事的影视语言能被广泛应用到大众传播以及纪实性影片中,表现出全新的纪实美学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