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构图的特点
1.构图的动态性
绘画和摄影只需要记录某个凝固的瞬间,而电视画面需要记录动态的过程,随着被摄物体和摄像机本身的运动,电视画面的构图必然发生改变。电视画面的动态性构图给拍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拍摄者需要对画面主体及其位置的变化作出判断,从整体上考虑构图的效果。
2.构图的一次性
任何一张照片都有至少两次构图机会,对前期的构图不满意时可以在后期对其进行缩放、裁剪。而电视画面的构图需要拍摄者在拍摄现场一次性结束,一旦完成就没有第二次的修改机会了,要求拍摄者有较强的构图能力和现场把控能力。
3.画框的固定性
由于电视屏幕的有限性和相对固定性,与绘画和摄影相比,画框对电视画面的约束更大,它不可能像照片那样随意缩放,也不可能像绘画那样随意勾画边框,这给拍摄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4.构图的多视点性
照片或绘画都只能从一个角度去表现某个物体,而电视画面构图能在运动中从多个视点、多个角度,以不同的景别去反映被摄物体。电视画面构图的多视点性符合人眼的运动规律,有时甚至还能突破其局限性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如蛇洞的深处。随着摄像机视点的变化,画面构图形式不断发生改变,这极大地增强了画面信息的含量和可看性。
5.构图的全局性
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往往由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电视画面组成,单个电视画面之间相互补充说明,密不可分,这决定了电视画面构图具有全局性,某一个或某两个镜头的构图很可能并不完整。此外,对于摄影作品或绘画来说,欣赏者可以长时间地反复品味,对单幅画面的要求较高;而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并不能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个电视画面上,观众对画面构图的直观感受大都是就整体而言的。拍摄者要追求单个画面构图的美感,更应该在画面与画面的组接关系中把握整体的构图效果。
6.画面的均衡与统一
电视画面的均衡不是指画面元素的平均分布,它并不追求数量或形式上的绝对均衡,而是追求在艺术表达、审美心理上的均衡。影响画面布局的因素有很多,如景物的大小、数量、位置、形态、运动方向,色彩的深浅层次,影调的浓淡风格等,只有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元素并对其进行合理安排,才能使画面达到均衡与统一。
电视画面与一般的平面图像不同,它不是静止不动而是连续运动的。一般的平面图像,如绘画、摄影只需要记录某个凝固的瞬间,而电视画面需要记录动态的过程。由于电视画面的表现主体是运动变化的,在拍摄中还会大量使用推、拉、摇、移、跟、升降等摄法,因此,摄像师必须在运动中把握画面的均衡,侧重于全过程中画面构图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