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跟镜头

五、跟镜头

1.含义及特点

跟镜头又称跟拍、跟摄,是指摄像机镜头始终跟随被摄主体进行拍摄,使运动的被摄主体始终被保留在画面之内(且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的一种拍摄方式。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跟镜头。

摄像机的运动速度与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保持一致,被摄主体在画面构图中的位置基本不变,画面构图的景别不变,而背景的空间始终处于变化中。跟镜头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推进的镜头,也不同于摄像机位置向前运动的前移镜头。跟镜头大致可分为前跟、后跟(背跟)和侧跟三种情况。其中,前跟是摄像机从被摄主体的正面拍摄,摄像机在前,被摄主体在后;后跟是摄像机从被摄主体的后面进行跟随拍摄,被摄主体在前,摄像机在后;侧跟是摄像机从被摄主体的侧面跟随拍摄。三种情况都应保持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相对静止的状态。

2.画面的造型功能

①跟镜头从背面拍摄主体人物,画面中呈现出人物的背影和不断变化的环境。画面中的环境即主体人物的视线范围,观众的视线与节目中人物的视线是并行一致的,能够引导观众视线的变化,观众很容易对人物产生一种认同感,体会到人物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其产生一种强烈的现场参与感。在纪实性的电视节目中,这种方法非常常见。跟镜头具有强烈的真实性,不仅使观众置身于事件之中,成为事件的“目击者”,还表现出一种客观记录的姿态。

②被摄主体在画框中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上,而其环境与背景则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它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在运动中展示主体的运动形态、精神面貌等,使其画面富有现实生活的动感。此外,它还可以通过运动的人物,自然地引出要交代的环境。

③对环境作刻画性的展现。镜头跟随一个或两个主要人物的运动,通过他们的运动轨迹,把他们周边的人物或景物逐渐展露。与远景和全景的摇镜头展现景物和场面的总体特征不同,跟镜头能把主体周边的人物和景物的局部细节刻画出来。例如,在影片《钢琴师》中,镜头跟随钢琴师在街上找他的弟弟以及他和弟弟回家的一段情景,把犹太人悲惨的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在大街上寻找丈夫的妻子、躺在大街上的老人等画面一一通过跟镜头串联起来,如图5.13 所示。

图5.13 《钢琴师》中跟镜头的运用

3.跟镜头拍摄的注意事项

跟镜头的拍摄要保证对运动物体准确“跟踪”,不能出现镜头的超前或滞后,也不能出现聚焦不准,画面虚实恍惚的情况。这需要摄像师对被摄对象的运动趋势有一个准确的预测和把握。然而,在肩扛拍摄时,保持镜头的平稳与构图的准确会有一定的难度。

4.推镜头、前移镜头、跟镜头

这三者虽然从拍摄形式上看都有摄像机追随被摄主体向前运动的特点,但从镜头所表现出的画面造型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并由此形成各自独特的表现特征。

(1)推镜头

摄像机机位向前推进的推镜头,画面中有一个明确的主体,随着摄像机的运动,镜头向主体推近,主体形象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镜头最终以这个主体为落幅画面的结构中心,并停在这个主体上。

(2)前移镜头

摄像机机位向前运动的前移镜头,画面中没有一个具体的主体,而是随着摄像机向前运动,表现了镜头从开始到结束时整个空间或整个群体的形象。

(3)跟镜头

跟镜头画面中始终有一个具体的运动主体,摄像机跟随着这个主体一起移动,并根据主体的运动速度来决定镜头的运动速度,一般来说,主体从镜头的开始至结束均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的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