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温的调整

一、色温的调整

色温是指当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温度的作用下,所辐射出的光与某一光源的光具有相同的性质时,绝对黑体这时的特定温度就被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色温用来描述光源光谱辐射特性,它所表示的是光源的色彩成分,而不是光源的温度。色温用绝对温标K表示。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物体辐射的是不可见的红外光,只有当物体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才能辐射出可见光的光波。例如,当物体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会辐射出暗红色的可见光,(如砖胚被加热到300~400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光线逐渐变成橙黄色,继续加热,光线开始发白。

绝对黑体作为一个理想的完全辐射体,在理论上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绝对黑体不反射也不透射光线;二是在受热的情况下,能够把热能全部转化成光能,辐射出连续光谱的光线,而且光谱的能量分布只与本身的温度有关。彩色摄像机不能像人的眼睛那样适应光线中光谱成分的某些变化。在很大的程度上,摄影机的色彩重现与可见光源的光谱特性即色温(K)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的一个被摄物体,在不同色温的光线条件下(分别在日光5 600 K 和钨丝灯光2 800 K 不同的光照环境中),通过人眼来观察,被摄物体的基本颜色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辨认差异。而在摄像机所反映的画面里,被摄物体的颜色则明显不同。摄像机不具备人的眼睛所具有的对光线色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要校正色温,就要使用滤色片,以适应不同色温的光线条件。色温片的作用是把不同光源的色温转变为3 200 K,以满足摄像机白平衡的要求。选择滤色片时要根据光线的明暗及时调整,否则就不能进行图像的白平衡的调整,会使图像产生偏色。摄像机中设置了多种滤色片,以适应不同色温的光线条件。一般都可以从转盘附近的机身上找到滤色片所对应的色温条件。如1 号3 200 K 用于室内灯光条件;2 号5 600 K+1/4ND 用于晴天日光,ND 为中性滤光片透光率为1/4;3 号5 600 K 用于阴天条件;4 号5 600 K+1/16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