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内反拍三角形

二、内反拍三角形

内反拍三角形布局是指在三角形底端拍摄的两台摄像机位于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内反拍也是场面调度中非常常见的方法,如图8.16 所示,1 号和3号机分别位于被摄体1 和被摄体2 中间,其中1 号机能拍摄到被摄体1 的近景,3 号机能拍摄到被摄体2 的近景,2 号机则会拍摄到整个谈话场景的全景。

图8.16 内反拍三角形布局示意图

使用内反拍三角形布局时,位于三角形底边的两台摄像机能将被摄体单独拍摄进画面,其视线方向各自朝向画面的一侧,而不会受另一个人的影响,这种相对单一的画面能够很好地突出画面主体,引导观众将注意力放在画面中的人物身上,能够很好地展现人物的面部表情、说话语气及动作等。

内反拍角度属于主观性角度,是代表画面中主体的观察方向和视觉感觉的角度。在内反拍角度拍摄的画面中,画面内容相当于场景中的人物观察对方的视觉形象,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将两个内反拍角度拍摄的画面剪辑到一起时,画面中两个人物的视觉方向是相对应的(视觉方向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这样可以给观众造成一种直接参与谈话的主观感受,具有很强的带入感。

在使用内反拍三角形布局时,由于画面的拍摄角度是人物观察的主观角度,因此必须考虑人物位置高低的问题。例如,当A 坐着与B 说话时,就应该使用俯拍的角度来拍A,以仰拍的角度来拍B,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画面中人物的主观视角,具有较强的真实感。此外,内反拍角度画面通常情况下使用近景表现,有时候也使用特写,这和谈话双方相隔的距离有关。

如图8.17、图8.18 所示为张国荣版《倩女幽魂》中的画面,这组画面就是采用内反拍三角形布局拍摄得到的,能够很清晰地表现双方的面部表情神态。图8.17 单独表现了聂小倩的动作神态,图8.18 单独表现了宁采臣惊讶的神态。

图8.17 《倩女幽魂》剧照(3)

图8.18 《倩女幽魂》剧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