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灵敏度
摄像机的灵敏度这一指标,在多年以前的摄像管摄像机中属于重要指标,然而,目前人们对这一指标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但依然会出现在数字摄像机技术说明书中。灵敏度是指摄像机在标准摄像状态下对光电的灵敏度,即感光能力的大小。感光度越高,灵敏度越高。
摄像机的灵敏度可以用两种方法加以表示:一种是较早时期采用的方法,是用摄像管输出的光电流与通入光电靶面上的光通量之比Q 来表示;另一种方法便于测量,是用摄像机达到额定输出时所需的光圈数来表示。标准摄像状态下即灵敏度开关设在0DB 位置,反射率为89.9%的灰卡度上,在2 000 lx 的照度,标准白光(碘钨灯)的照射条件下,图像信号达到标准输出幅度时,光圈的数值称为摄像机的灵敏度。同样的标准景物,光圈F 值越大,表明光圈孔径开得越小,摄像机的灵敏度就越高。如索尼公司生产的BVP-330P 摄像机的灵敏度标注为2 000 lx、反射率为89.9%、F4.5;松下公司生产的WV-F565 摄像机的灵敏度标注为(增益)36 dB,最低照度1 lx。这表示BVP-330P 摄像机关掉电子快门后,拍摄某一标准景物(如3 200 K、2 000 lx、89.9%的反射率或透过率),为使摄像机有0.7 Vp-p 的视频信号输出,光圈应为F4.5;而WV-F565摄像机,当增益拨至最大(36 dB),关掉电子快门,在1 lx 的照度下,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应有0.7 Vp-p。
摄像机的灵敏度与最低照度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信噪比有关。最低照度是在增益开关处于最大、镜头光圈也处于最大的情况下,拍摄灰卡,视频信号达到标准幅度时所需的照度。摄像机的灵敏度越高,其最低照度越小。当使用高灵敏度的摄像机时,可以降低对室内灯光照射的要求,可以降低成本与能源的消耗,节约一定的费用。摄像机的灵敏度越高,其信噪比越低,两者成反比。在最低照度环境下拍摄的画面存在噪声大、信号弱等缺点,其实际使用价值不大。
目前,各厂家生产的摄像机的灵敏度的标准值为2000 lx,F8.0 或2 000 lx,Fll。许多厂家常通过在CCD 像素前制作微透镜和在电路上采取双重取样电路等措施提高CDD摄像机的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