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轴线原则
现实空间是三维立体的,处于同一空间的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一条假想的连线,这就是所谓的轴线。人物的视线方向与能看到的物体之间形成的轴线为方向轴线,两个相对静止主体之间的连线构成关系轴线,被拍摄主体的运动方向及轨迹形成动作轴线。
方向轴线是指处于相对静止的人物主体的视线方向与能看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轴线。这里的“相对静止”区别于物理意义上的相对静止,是指人物所进行的运动都是局部的、幅度较小、没有离开所处的位置。方向轴向是一条直线,要求摄像机的拍摄位置处于轴线的同一侧,只有这样人物的视线方向或运动方向才是可连贯的。
关系轴线是指两个静态主体之间的连线,其关键在于视线。在拍摄两个人谈话的场景时,两人视线相汇所形成的线就是关系轴线。在关系轴线的一侧,选择两个点,构成一条与关系轴线平行的直线,在这两个点上设置摄像机机位,可以形成内外反拍镜头。
运动轴线也称为动作轴线,是指被摄主体运动的方向、轨迹或者路线。运动轴线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一条曲线。两者都要求拍摄的机位方向保持在轴线的同一侧。如果前一个镜头是在轴线的一侧拍摄,而下一个镜头却是在轴线的另一侧拍摄,就会给人造成运动主体跑出去又跑回来的错觉。
轴线原则是指在使用分切镜头拍摄统一场面的相同主体时,拍摄的机位应该保持在拍摄轴线的同一侧,也就是180°以内。这样无论摄像机通过什么角度拍摄的镜头组接起来在空间上还是统一的,不会造成方向的混乱。例如,在拍摄一个人打篮球时,在他与篮筐之间就形成了一条运动轴线,以这个人面向篮筐时的左手边为左侧,右手边为右侧,当摄像机在这条轴线的左侧拍摄时,这个人应该是从右往左进行投篮;而当摄像机在其右侧进行拍摄时,这个人是从左往右进行投篮。若越过这条轴线,就会出现这个人向左边投个球,又向右边投个球的错觉,让观众搞不清楚篮筐究竟是在左边还有右边,会产生方向上的错乱。
在具体拍摄时,一旦主机位确定以后,其他大部分基础机位就确定了,应该设置在主机位一侧,否则就会越轴。如图8.1 所示,被摄人物1 和被摄人物2 形成了关系轴线,1 号机是主机位,其他机位都应该设置在1 号机位这一侧,如2、3 号机,而4 号机明显地越轴了。
图8.1 关系轴线与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