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奋力于抢救江河决堤洪水泛滥,不如勤谨于修补蚁穴初起。此理世人皆知,然于杜疾防病之事,人常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惑,诚如医圣仲景之感叹:人们“孜孜汲汲……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岐黄之术,救病治疾,疗效神奇,代有名医,人们更赞扁鹊望齐侯之色,述治病当于未入骨髓之理,叹惜仲宣未听仲景之劝,二十年后眉落命亡之验。然人们多不知扁鹊有其术远不如两位兄长之吐言,仲景推崇上工之真谛。
自古以来,医学所追境界,非待病成而方努力救治,更非值此之际图财谋利,而是致力于防治疾患于未起,或积极治疗疾患于萌芽早期,使黎元苍生皆登仁寿之域,彰显“医者,仁术也”!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有“防重于治”的医疗方针。祖国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力倡“治未病”,详述治未病之法,深论治未病之理,钩玄治未病之要,垂范治未病之则,提出了医工有“上工”“中工”“下工”之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难经》一书,专设一章,举例而论治未病的具体运用。医圣仲景深谙岐黄之旨,深感治未病之法于内伤杂病尤为重要,故在论杂病之前,对“治未病”“上工”更是建言显白,临证指归明确。治未病,仁心仁术,昭然岐黄,是名医大家之追求,为百姓群众所赞扬。治未病,代有名医,弘扬光大,迨至金元,丹溪心法,专论一篇,蔚然华章。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亚健康问题时有发生,亚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祖国医学治未病思想的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故当今讲健康,谈治未病者日渐增多,有关媒体报道、书籍亦接踵而来。大浪淘沙,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甚至有怀图财之心者,趁此谋利,不仅未使亚健康者受益,而且玷污了祖国医学治未病的思想。
河南是黄帝的故里、医圣仲景的家乡、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根植于华夏文化的岐黄之术在中原大地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名医辈出,治未病思想深入人心。在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的指导下,由河南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郑玉玲教授组织河南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和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的有关专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组织编写了“中医治未病指导丛书”。该套书对不同年龄人群分册而论,另设特殊人群的未病防治,使得各类人群都能从本套书中获得对自身生理病理的认识,从而增强健康意识,获得科学、有效、实用的养生方法。
全套书科学实用、通俗易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各层次的人员都能看懂、学会、掌握、应用养生和常见病防治之法,使人们对治未病有法可循。此书付梓之际,欣然为序。
张 磊
2019年8月16日
(张磊,国家第三批国医大师,时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