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亚健康干预
少年儿童阶段是人的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从理论上来说,这一阶段的健康问题较少。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少年儿童所受的压力也逐渐增加,亚健康也开始趋向年轻化,这一点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引起学校的重视,引起家长及少年儿童的关注。要积极对少年儿童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将学校作为亚健康干预的主阵地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我国对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高度重视。2007年,我国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在该文件中,制定了一系列增强少年儿童体质的有力措施。文件强调“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而且要求对健康检查的结果认真统计分析,以便发现少年儿童健康状况中的突出问题,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文件还强调要“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该文件提纲挈领,可以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以中小学生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我们把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亚健康少年儿童纳入学校卫生服务工作中,是非常符合这两个文件精神的,同时还能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健康素质。
学校应定期对少年儿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判断,发现有亚健康状态的少年儿童要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由于我国对亚健康状态的全面研究开展得比较晚,因此还有许多问题没有研究清楚,人们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不够全面,健康教育的水平也不是很高,对亚健康的诊断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亚健康的认识也受到人们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等的影响,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也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群的特点。因此要普及亚健康知识,进行健康教育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1)健康教育是综合性很强的整体工程,除医学知识外,还涉及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诸多学科。因此从事健康教育的人员除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本领,还要能够灵活机动地开展教育。
(2)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人群康复后仍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对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是一项长远且艰巨的任务,持之以恒方能达到预防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3)针对亚健康人群,要采取多种方法,从多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应该有良好的互动,寓教于乐的同时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学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也是预防少年儿童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方法。在学校中应该开展的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学生健康的维护。通过宣传常规的健康教育常识,从生理及心理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从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早期识别具有亚健康症状的学生。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少年儿童开展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生活技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给予他们合理的膳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的体质,增强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矫正,从而促使亚健康少年儿童向健康转归,这对他们成人期的健康保护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亚健康少年儿童的不良转归进行有力的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向医生求助,尽量避免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的转化。提早发现学生的亚健康症状,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将学校的卫生服务工作落到了实处,拓展了学校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域,有效减缓了众多家庭的痛苦,减轻了家庭及社会的医疗负担。
(3)加大心理辅导的力度。许多少年儿童亚健康状态源于压力过大。教师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后,应给予足够的关心,并合理地进行引导。
(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亚健康干预的基础条件
研究表明,父母的行为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很多高发病如颈椎病、肥胖症等,多是不良行为习惯所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而且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一味盲目地模仿,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导致孩子养成很多不良习惯,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父母向孩子传递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饮食等),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利于家长对自身亚健康的预防。对于因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亚健康者,首先要做的就是逐渐纠正各种不良的习惯,如戒烟戒酒、作息规律、少吃刺激性食物等。
(三)社会及家庭是亚健康干预的重要支持网
现代社会中有太多不良因素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社会大众及家庭成员都应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尽可能地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创造和谐美好的环境,减少各种不良因素对他们身心的影响,积极关注他们的成长,采取科学的手段对他们进行教育。父母更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要想很好地预防亚健康,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对亚健康有一个正确而充分的认识也是很必要的。长期以来,社会上的共识是:身体虚弱就要补,再加上保健品的广告满天飞,许多家长盲目地购买补品给孩子吃,结果造成孩子“越补越虚”。其实,营养不良是旧时代孩子较常发生的情况,现在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很多人不是营养不良,而是营养过剩。而之所以会产生亚健康状况,很多人是由于压力大,再加上营养过剩导致代谢失常等原因所致。
我们应积极开展亚健康的宣传教育。在亚健康宣传教育中,要明白的是强壮不等于健康。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免疫功能的减弱往往只是一个外在的反应。如果不注意从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的调整,免疫功能会进一步下降,则会向疾病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遏制亚健康的发展态势,使之向健康的方向转化。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亚健康知识的宣传,让人们逐渐了解造成亚健康的常见原因,尽量减少或避免亚健康的发生,增加对亚健康的重视程度,把握防患于未然的各种方法。
(四)必要的心理调治与科学用药是亚健康干预的重要手段
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方法,必要时可以进行心理咨询,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药物治疗,这些都是进行亚健康干预的重要手段。
在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中还有许多盲点,而对少年儿童亚健康的研究则有更多不尽之处。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亚健康状态的防治研究将为亚健康的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少年儿童亚健康成因、诊断标准、预后等多方面的理论研究,这也是广大亚健康研究者所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人成年后的许多疾病与少年时代的亚健康状态有关,因此调整和预防少年亚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亚健康人群日益年轻化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大声疾呼:应充分重视少年儿童亚健康,积极改变少年儿童亚健康状态,防患于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