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儿童胃肠道功能比较差,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容易发病。
未病先防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对一部分抵抗力差的孩子,病菌可侵入血液引起菌血症,而对一些暴泻的孩子可因大量体液丢失而致脱水,甚至休克。“病从口入”,食品卫生尤为重要,勿进食病死牲畜的肉和内脏,肉类、禽类、蛋类等要煮熟后方可食用,勿饮生水。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使脾旺不易受邪。心情舒畅,保持胃肠功能平衡。节饮食,以利脾胃受纳吸收功能。慎起居,避风寒乃阴平阳密,精神乃治。

既病防变
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要针对病因,若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调整饮食并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如是由身体的其他疾病引起,可选用抗生素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积极治疗引起的这个疾病;如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就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
1.西医对症处理
孩子呕吐、腹泻失水可用口服补液盐,也可到医院静脉滴注补充水和电解质(我怕得钠锌);高热时,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缺钾补钾,缺钙补钙;有代谢性酸中毒或休克时,应及时送医院急救。
2.中医辨证治疗
急性胃肠炎属于中医“泄泻”“呕吐”等范畴,有寒湿、暑湿、积滞及虚寒等型。
(1)寒湿型。宜散寒燥湿、芳香化浊,可服用藿香正气丸、六合定中丸等。
(2)暑湿型。宜清暑化湿、调理肠胃,可服用暑湿正气丸等。
(3)积滞型。宜消食导滞和中,可服保和丸治疗。
(4)虚寒型。宜温中散寒、补益脾胃。可服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
3.饮食调理
(1)莱菔子(萝卜子)粥:莱菔子10克,粳米50克。先将莱菔子炒至香熟,然后研成细末。将粳米加水煮粥,再加莱菔子末调和食用。
(2)豆蔻粥:豆蔻5克,生姜2片,粳米50克。将豆蔻捣碎研末,将粳米加水煮沸后加生姜及豆蔻末煮成粥食用。
(3)香姜脱脂奶:丁香2粒,姜汁5毫升,脱脂奶250毫升。将姜汁、脱脂奶及丁香同放锅内煮沸,去丁香加少许糖饮用。
(4)糖炒山楂:山楂30克,红糖15克。将去核的山楂与红糖炒5分钟,用开水泡后饮用。
愈后防复
孩子的急性胃肠炎是很容易预防的,只要家长了解发病原因,合理调节孩子的饮食,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染,就可以使自己的孩子不得这种病。重视个人卫生及卫生教育。注意家庭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以及环境清洁。避免带孩子到人多聚集的公共场所。孩子的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洁。避免孩子吃生冷不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