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痛经

五、痛经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晕厥,会给日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该病多发于15~25岁及初潮后的6个月到两年内,是青春期常见症状之一。

痛经是由于子宫肌痉挛性收缩,导致组织缺血而引起的。临床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是指由于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痛经。区别点在于有无器质性病变,原发性痛经属于功能性痛经,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常发生于初潮后不久,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可缓解或消失;继发性痛经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后两年,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如处女膜过小,子宫颈管过于狭窄,子宫位置过于前倾或后屈,或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盆腔炎症、宫腔粘连等。

未病先防

(1)注意经期卫生,经前期及经期少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2)消除对月经的紧张、恐惧心理,解除思想顾虑,心情要愉快,要注意休息。

(3)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体质虚弱者。还应注意改善营养状况,并要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4)月经期应避免参加剧烈体育运动、长距离骑车和跑步等,以免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感冒等疾病。避免接触冷水,注意保暖,不参加游泳,月经期洗澡应当淋浴,不能坐在浴盆里。

既病防变

1.临床表现

(1)腹痛。①一般于初潮后数月出现,也有发生在初潮后2~3年的女性。②疼痛的时间可于月经前1~2天即开始,或月经的第1~2天,甚至月经刚净时亦可发生。③疼痛的特点是呈阵发性下腹部绞痛、胀痛、坠痛,并放射到腰骶部及阴道、肛门。一般疼痛可持续数小时甚至1~2天,经血外流通畅后疼痛即消失。④腹痛剧烈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甚至产生晕厥、虚脱等症状。

(2)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肠胀气或肠痉挛等。一般可持续数小时,1~2天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

(3)痛经的体征。下腹部可有压痛,一般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

2.治疗

(1)一般治疗。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平日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营养及充足睡眠。消除恐惧、焦虑及精神负担。加强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和受寒。

(2)药物治疗。①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如芬必得。痛时再服用可能效果不明显,而且最少要3小时后起作用。②β-受体剂。给药方法有口服、气雾吸入、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及静脉给药等。

3.中医治疗

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等。治疗原则以调理气血为主。

(1)气滞血瘀。经前1~2天,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痛减,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涩。以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治则,处方为膈下逐瘀汤加味,药物组成为当归、赤芍、刘寄奴、牛膝各15克,川芎、桃仁、红花、延胡索、五灵脂、乌药、香附各12克,枳壳、牡丹皮各9克,甘草6克,丹参30克。

(2)寒湿凝滞。经前、经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暗有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紧。治则为温经化瘀、散寒利湿,处方为少腹逐瘀汤加味,药物组成为小茴香、干姜、肉桂各6克,延胡索、川芎、苍术各9克,没药、赤芍、蒲黄、五灵脂、乌药、吴茱萸各12克,当归、茯苓各15克。

(3)气血虚弱。经后1~2天,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阴部下坠,痛而喜按喜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食少便溏,舌质淡,脉沉弱。以益气补血止痛为治则,处方为圣愈汤加减,药物组成为人参(另煎)、当归、熟地、鸡血藤各15克,黄芪30克,川芎、香附、延胡索、炙甘草各9克,白芍18克,红花12克。

(4)肝肾亏损。经后1~2天小腹疼痛,腰骶疼痛酸胀,经色暗淡而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或潮热,脉细弱,舌苔薄白或薄黄。以益肾养肝止痛为治则,处方为调肝汤加味,药物组成为当归、山茱萸、阿胶(烊化)、山药、香附各12克,白芍、巴戟天、熟地各15克,甘草6克,枸杞子30克,牡丹皮9克。

4.饮食治疗

(1)红枣仔鸽汤:仔鸽1只(约300克),剖洗干净,将红枣8枚,当归10克,熟地黄8克,川芎8克放入鸽体内,用牙签将开口闭合。加水适量,隔水蒸烂熟,加入红糖即可。食肉,1周用1剂。

(2)益母草香附汤: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鸡肉250克,葱白5根。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饮汤,食鸡肉。

(3)山楂桂枝红糖汤: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水时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具有温经通脉,化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女性寒性痛经及面色无华者。

(4)当归益母草蛋:当归10克,益母草30克,鸡蛋3个。将当归、益母草、鸡蛋加清水煮至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饮汤食蛋,每次1个,每天3次,连服5~7天。适用于血瘀痛经,经血紫暗有块者。

愈后防复

痛经多为原发性痛经,预后好。平时应当保持乐观的态度,加强对月经生理知识的认识,消除对月经的恐惧、紧张情绪,注意营养及经期卫生,行经时避免过度劳累,少吃寒凉生冷或刺激性的食物,并避免淋雨或洗冷水澡、在冷水中劳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