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的站坐走跑

二、少年儿童的站坐走跑

无论是从解剖结构的角度,还是从生理功能的角度,少年儿童各器官系统都处于快速成长发育的时期,可塑性很强。因此应在这一阶段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姿势培养和适宜的形体训练。日常生活中,站、坐、走、跑都有正确规范的姿势,这些姿势的形成往往受生活习惯、身体条件、饮食营养、体育锻炼、地域环境甚至道德修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正确规范的身体姿势的形成更需在少年时期开始培养及训练。

1.怎样站才能更挺拔健康

正确的站姿能有效防止身体各部位的畸形。研究表明,我国部分人群在站立时往往重心偏后,长期这样错误的站立及行走容易造成扣肩、驼背、扣胸、两腿肥粗、膝盖骨突出等毛病。正确的身体重心线应是由两条腿中间向上穿过脊柱及头部,而脊柱是维持人体直立姿势的支柱。站立时,应微收下颌、微挺前胸、微塌下腰,这样才能将脊柱的生理弯曲表现出来,保持站立时挺拔的姿态。许多少年儿童长期单肩背负沉重的书包,容易形成“斜肩”“溜肩”等不良姿势;而长期向前受力时,则会造成含胸驼背。双肩水平位置的改变也会直接影响站姿。预防不良姿势的形成,就要从少年时期开始培养正确的站姿。

有研究表明,站立训练对矫正少年儿童的O型腿及X型腿都是非常有效的。具体的做法是:全身保持正规的站立姿势并上提丹田气,两腿并立尽量挺直。O型腿者要两脚并紧,两膝关节尽力相靠,必要时可用弹性适当的橡皮带扎在两膝关节上,使其增加内靠力量;X型腿者两膝关节要并紧,两脚跟尽力内靠,必要时也可用弹性适当的橡皮带扎在两脚跟关节上,以增加内靠力量。这种矫正训练每天要进行数次,每次需坚持20分钟以上;也可因人而异增减训练的次数,坚持的时间每次不应少于15分钟。但在进行纠正时也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肌肉疲劳产生防御型不良姿势。

2.坐姿也很关键

少年儿童在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经常坐在桌前写字、听课需要养成良好的坐姿,从而确保身体骨骼的正常健康发育。良好的坐姿应该是:脊柱保持端直,写字时头部不要过分前倾,不歪头,不耸肩,保持两肩的连线与桌缘平行,不压迫前胸,使大腿处于水平位置,两脚着地。这种姿势不容易产生疲劳,而且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是25~30厘米,有利于保护眼睛,保护内脏器官,保护四肢神经干不受压迫,保持血液循环通畅。

同时,为使少年的骨骼、视觉器官等更好地发育,选择合适的课桌椅也是非常必要的。有人针对不同身高的少年儿童所应使用的桌椅高度进行了调查,总结如下:

小学生、中学生桌椅高度的参考标准

3.正确的走姿

行走是少年儿童最基础的运动,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正确的走姿。正确的走姿对少年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形体的健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走姿应该是:走路时重心与站立时重心一致,少年儿童在行走时应稍微将重心前移1~3厘米;在行走时应保持上体挺直,膝关节伸展,将身体重量从脚跟移到脚尖,脚尖正对前方,手臂向前方摆动,摆动幅度不宜过大,骨盆不能前倾,身体不要左右倾斜。少年儿童上下学走路时一般都要背书包,而且现在书包的重量越来越重,因此最好使用双肩背书包,可以有效地防止脊柱侧弯。另外,有些少年儿童走路时有“八字脚”,这种不正确的步态比正常步态消耗能量大,在走路时要注意纠正,尽量做到出步及落地时脚尖正对前方。

4.正确的跑步姿势

跑步是人体快速移动的一种姿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步幅逐渐增大,跑步速度也越来越快。女性在13~14岁时快速跑的能力发展基本停滞,而男性在13~17岁时快速跑的能力发展最快。正确的跑步姿势是:上体正直或略微前倾,头部与上体自然成一条直线,肌肉放松,两眼平视,两臂摆动时以肩关节为轴,放松而有力地前后摆动;后蹬腿时髋、膝、踝三个关节应尽可能地蹬直,后蹬时发力要快、方向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