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抑郁症
抑郁症是当今社会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世界范围内,有几亿人正在罹患抑郁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青少年。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长,而且发作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这样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是一种以心情低落、无助无望等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它有别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绪低落。其临床表现为:①情绪障碍。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精力减退,常感到持续性的疲乏。常伴有消极的观念和自杀行为。②思维缓慢。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考能力下降,患者常感觉思维变慢。③认知功能损害。患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不满意,常将自己过去的小错误、小毛病说成是滔天大错。人际交往困难。④意志活动减退。缺乏动力、懒散、生活自理能力差。⑤躯体症状。患者常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消瘦、体重减轻的表现;失眠严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能入睡,抑郁症常有晨重夜轻的规律。
导致少年抑郁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物学方面的因素、有遗传学方面的因素,也有心理学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联合在一起导致了抑郁。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情绪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父母一方患忧郁症,其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5%;若父母双方均为忧郁症患者,其子女患病率为50%~75%。其中母亲患抑郁症对少年的影响更大,而且母亲抑郁对女儿的影响较儿子更为明显。
2.生物化学因素
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代谢障碍有关,抑郁的发生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不足有密切关系。
3.创伤性事件的影响
少年抑郁与各种创伤性事件相关,包括家庭或社会暴力、丧失亲人、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父母离异等。少年心智不是很成熟,很难承受这些创伤性事件的打击,往往能够直接使其罹患抑郁症。
4.累积的有害不良体验
累积的有害不良体验包括童年早期的不幸经历和负面的生活事件,这些不良的体验都会增加少年患抑郁症的危险。对于少年而言,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它是少年的学识和情绪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同时也有可能是消极生活事件的来源地。学业成绩和人际交往较差的学生往往使其得到较差的同伴关系和较低的评价,使得与学校相关的应急事件增加,如果少年再有消极思想很容易使其产生抑郁。童年早期的不幸生活经历容易使少年感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更容易产生强烈的紧张性刺激,这些刺激也容易导致抑郁的发生。
5.个人认知特征的影响
不同的个体即使遭遇相同的不幸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容易受抑郁的影响是因为他们通常对中性的事件进行悲观的归因。这类个体通常把已定性的事件归结为内在的、稳定的、普通的原因,是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能改变和摆脱的。悲观的归因风格与消极的生活事件相互作用,很容易导致少年出现悲观情绪。
未病先防
少年大部分时间处于求学阶段,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首先应该从改善学校环境来预防抑郁。学校环境改善后可以减少与学校相关的消极事件的影响。其次向少年传授人际关系知识,提高其社交能力,帮助少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再次要向少年讲授认识技能,改变其消极的性格,促使其对中性事件进行积极归因。最后帮助少年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保持身心愉快,以愉快的心情面对每一天。
既病防变
1.药物治疗
抗抑郁的药物有很多种,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各种抑郁状态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
此类药物可有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嗜睡、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故药物副作用反应较重的患者,要减量、停药或换用其他药物。
2.阳光疗法
阳光疗法最适合治疗季节性抑郁症,很多人的病态在季节转换时会有所发展,表现为冷淡消沉、无精打采、工作学习效率下降。研究证实阳光是很好的天然抗抑郁药物,尤其是早晨的阳光,因此患者可坚持每天早上散步30~60分钟。
3.体育疗法
有氧运动会给人一种轻松和自己做主的感觉,有助于克服忧郁症患者的孤独感,但是锻炼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经医生同意后,患者可以进行跑步、跳绳等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或者进行慢走,每天在15分钟内步行1500米,以后逐渐加大距离,直到45分钟走完4500米。
4.营养疗法
食物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人的精神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缺乏某种单一的营养物质可引起忧郁症。因此,建议多摄取含维生素B较多的食物,如粗粮、鱼等,还可服用一定剂量的复合维生素。
5.心理治疗
通过行为—认知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适当的认识或思考习惯。
愈后防复
参照本病“未病先防”,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