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导致了少年儿童亚健康的因素
造成少年儿童亚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国内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它,国际上也没有达成共识。总的来说,亚健康状态的产生是因为人体内环境的不平衡,如代谢不平衡、营养不平衡、酸碱不平衡、激素不平衡等。导致各种不平衡的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的间接影响;二是与人本身联系比较紧密的各种因素的直接影响。
(一)间接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科技发展的同时对大自然的破坏(如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城市垃圾的产生、噪声污染、辐射污染、化学品污染等)。
(2)社会因素:经济危机、社会中的不良风气、邻里关系不协调、缺少知心朋友、知识的快速更新给人们带来的冲击等。
(3)家庭因素:经济条件差、父母关系不好、父母的各种不良习惯导致的负面影响、家长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带来的压力、父母忙于工作而忽略了跟孩子的情感交流等。而子女的性格、生活习惯等除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外,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4)教育因素:学校教育方针的偏差、应试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影响等。
(5)学习环境: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巨大压力、学习时间过长、考试成绩不理想带来的压力等。
(6)现代文明的负面影响:电脑、电视、手机、空调、汽车、高楼等在给我们带来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化肥、农药等过量使用对人体带来了一定的毒害;噪声的增加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各种玩具给孩子带来乐趣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二)直接影响因素
(1)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暴饮暴食、好吃零食、不吃早餐、喝水不足等。
(2)不良的生活习惯:睡眠不足,生活没有规律,不喜欢刷牙等。
(3)缺乏科学的体育锻炼:运动方式不对、时间不足等。
(4)早恋对少年的心理影响。
(5)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
(6)人体生物钟的紊乱。
上述因素或多或少会对少年儿童产生一定的影响,成为导致其走向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三)对儿童影响较大的因素
1.学业负担过重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上各种特长班,尤其是上小学以后,学习时间明显增长,而仅有的双休日也被安排各种特长班。学龄期儿童的生活模式越来越单一、枯燥,上学、做作业、上特长班几乎成了他们每天生活的全部,学习时间甚至长达十几个小时。他们游戏的时间大大减少,天真烂漫的天性逐渐被扼杀,许多孩子因此厌学、心情烦躁、生活态度消极悲观,逐渐产生了各种生理及心理的亚健康状态。
2.环境的严重污染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新奇先进的玩具进入了千家万户,这些玩具给孩子们带来乐趣的同时,玩具的材料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也在危害着孩子们的健康。而学习时用到的许多文具,如铅笔等含有大量的铅,有些孩子有咬铅笔的不良习惯,无意中摄入了较多的铅。即使没有此习惯的儿童,也因为不良的卫生习惯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铅的污染。另外,马路上的机动车尾气中也含有大量的铅,儿童因为身高不足,所以他们所处的呼吸带中也含有较多的铅。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3.儿童的营养误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儿童都能够获取充足的营养。但是由于部分儿童偏食比较严重、父母喂养不科学、生活及饮食习惯不良,儿童营养不良的情况依然存在。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儿童中存在较多的维生素缺乏及贫血现象,比例达到了20%以上。另外,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也导致许多儿童缺钙、缺锌,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当然也有很多儿童存在营养过剩的问题,导致他们过度肥胖,而肥胖也是很多健康问题的诱因。
上述原因,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对少年影响较大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从儿童阶段过渡到少年阶段。在少年时期,他们接触到更多的事物,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也有了不同的改变。
据调查研究显示,导致少年亚健康的危险因素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如下:①家庭经济条件差;②学习紧张、考试压力大;③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④偏食;⑤没有知心朋友。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家长的压力、沉迷电脑游戏或互联网、心理脆弱、早恋、家庭不和谐、父母离异、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
1.不要忽略了少年的自尊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少年处于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容易产生攀比心理。许多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在学校被排挤甚至被欺负,使得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对学习的热情也逐渐降低。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并给予正确的疏导,就很容易导致心理亚健康。另外,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少年可能还存在缺乏营养的问题,也影响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一些身体亚健康症状的产生。
2.谁应对少年的亚健康状况负责任
(1)家长的高期望。受社会上“唯成绩、唯重点学校为尊”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进入重点学校。据研究表明,在面临重要考试的少年中,亚健康少年的比例非常高。有些学生本身成绩较差,智力发育水平也一般,在重点学校高手如云的情况下,学习相当紧张,压力较大。有些学生为了达到家长的期望,甚至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来做作业、上补习班,对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学生天资稍差,即使是加倍付出依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在学校不受老师欢迎,甚至被同学看不起或嘲笑讽刺,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染上了抽烟、喝酒的恶习;有些学生通过早恋、上网等方式来发泄内心的苦闷。
(2)烟酒。虽然我国对少年吸烟饮酒控制力度较大,但是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观念的不断改变,少年吸烟饮酒的比例也日渐增高。2014年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中国青少年吸烟率为6.9%,尝试吸烟率为19.9%,还有1.8亿儿童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有调查显示,曾经饮过啤酒、葡萄酒和烈性酒的青少年分别占63%、55%、12%,其中男生所占的比例明显比女生偏高。研究表明,吸烟与抑郁、焦虑等症状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吸烟的学生比不吸烟的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明显要高。饮酒也会提高紧张、抑郁、脾气暴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不管是吸烟还是饮酒,都与学生的躯体以及心理亚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3)家庭不和。有些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离异,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也给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因此而造成了他们性格的扭曲,产生各种不健康的心态。有些学生甚至悲观厌世,走上犯罪道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心理较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生活、学习上的一点打击都能对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
(4)不良因素的诱惑。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也逐渐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许多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长期沉迷于电脑游戏,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也给少年的身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5)睡眠不足。少年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成长的时期,充足的睡眠是发育的基本条件。但学习的压力、外界的各种诱惑等导致他们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很容易产生身体亚健康症状。
(6)缺少知心朋友。许多家长忙于事业无心看管孩子,他们在放学后往往被家长单独锁在家中,长期没有玩伴造成他们内心孤独寂寞,也容易造成他们在社会交往上的适应不良,对少年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7)运动减少。现在的学校大多追求升学率,将学生的文化课排得很满,减少了体育课的数量。学生放学后忙于做作业,周末也要上各种特长班或补习班,运动时间大大减少。有些肥胖的孩子本身就不愿运动,再加上长时间的脑力劳动,紧张的学习,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身体状态每况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