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长痛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期常见的间歇性发作、原因不明的肢体疼痛,是与生长发育相关的生理性疼痛。
生长痛常见于生长期儿童,女孩较男孩多见,病程长短不一,到青春期可逐渐消失。
主要临床表现是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大小腿或脚踝部的疼痛,常呈对称性。通常在活动后或睡眠中发作,以下午、傍晚前后、夜间为主。过度运动或疲劳等可使疼痛加重,休息后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无任何不适。儿童往往很难描述出疼痛性质,它可以是锐痛、酸胀性钝痛甚至可以是意念痛。疼痛多为间歇性或阵发性,程度可轻可重,但疼痛部位通常固定且无游走性,局部无异常,运动也不受限。
导致生长痛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一定关系。
(1)骨骼生长过快。3~12岁的孩子骨骼生长迅速,而骨骼周围的神经、肌腱、肌肉的生长却相对缓慢,因而产生牵拉痛,尤其在3~5岁及8~12岁两次生长高峰期最为突出。
(2)代谢产物堆积。儿童活动量大、时间长,导致组织代谢物质产生过多,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肌肉极易出现疲劳、疼痛。春夏季节,孩子活动相对较多,因而生长痛春夏季发病率较高。
(3)女孩意志脆弱,对疼痛耐受性相对差,对各种刺激较敏感,因此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
另外,过度疲劳、环境潮湿、天气骤变、姿势不良等也是本病的诱因。
未病先防
生长痛不是疾病,但是不适宜的环境、饮食或运动等会加重症状。因此,应当根据病因进行适当预防,如避免孩子过度玩耍,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防止受凉;患上呼吸道感染和肠炎时,要及时进行治疗等。
既病防变
生长痛是肌肉的疼痛,当孩子出现生长痛时,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治疗。疼痛发作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是让孩子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父母可以采用讲故事、陪孩子做游戏、看动画片等方法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此外,对待有生长痛的孩子要比平时更加温柔体贴,家长的鼓励和支持,才是最重要的镇痛良方。
(2)局部热敷、按摩。用热毛巾对疼痛部位进行热敷,这样可以缓和孩子的紧张情绪,从而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或者按摩孩子的疼痛部位,按摩时一定要注意力度。
(3)减少剧烈运动。生长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孩子的活动。如果疼痛比较剧烈,应让孩子多休息,使肌肉放松,不可再进行剧烈活动。
(4)补充营养。牛奶、核桃、鸡蛋等均含有较多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可促进软骨组织生长,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摄取此类食物。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孩子可多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小白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愈后防复
经过适当的休息、锻炼、按摩、药物治疗,孩子的生长痛会很快治愈,不会产生后遗症或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