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季养生

一、春季养生

(一)春季养生要注意防病保健

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也开始活动,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在这一季节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要做到未病先防: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既能保持空气清新,又不给病菌滋生的机会;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病能力。

(二)春季少年儿童要预防多种传染病

1.甲型肝炎

春季是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的发病高峰期,甲肝从感染到发病,仅有短短的30天左右,而且传染性极强,极易暴发。65%以上的甲肝患者起病急,多伴有发热、消化道症状(食欲缺乏、厌油腻、恶心呕吐、腹痛或腹胀),尿色加深,巩膜及皮肤黄染,肝大,黄疸病例较多。但是甲肝并发症少,不易转成慢性,病死率也较低。

在春季生活中,预防甲肝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切断传播途径,管好水源、饮食和粪便,做到饭前、便后仔细用流动水洗手;二是餐具、茶具、毛巾要单独使用,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三是不吃半熟菜,少吃凉拌菜,水果要洗净削皮,外出就餐尽量自备餐具;四是减少串门和在拥挤场所逗留的时间;五是防止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受寒和酗酒;六是与甲肝患者有密切接触者,在1周内应注射丙种球蛋白或甲肝疫苗进行预防。一旦染病,要及时到医院隔离治疗。

2.腮腺炎

腮腺炎,俗称“猪头风”“胖腮”等。它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接触、飞沫等传染,3岁以上抵抗力差的儿童和成人,均易受到感染。冬春交替季节,很容易发病。尽量减少与腮腺炎患者接触,一旦有异常现象出现,立即找医生处理。腮腺炎患者以耳垂为中心的耳垂下方肿大,伴有明显疼痛或压痛、张口困难、发热、食欲下降等症状。该病一般潜伏期为2~3周,先是一侧肿大,接着另一侧也出现肿大,并伴有疼痛和热感。在这段时间里,应对患者进行隔离,消肿1周后,就不会传染了。

3.水痘

阳春三月,在少年儿童中很容易流行水痘。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在整个发病期间,都有传染性,而且传染性很强。水痘的潜伏期多为半个月,其主要特点是:起病较急,先后出现发热、头痛、咽喉痛、乏力不适、四肢酸痛、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症状。在春季生活中,预防水痘首先要做好隔离工作。皮肤完全干燥结痂后,才可解除隔离;而接触过水痘患者的易感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染上水痘的患者每天要更换内衣,清洗干净后,要沸煮30分钟消毒;房间可以通过阳光或紫外线消毒;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蛋白质,并注意家庭护理。如果皮疹瘙痒难忍,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皮疹痂皮未脱落时,可用温水擦洗,但不可洗澡。

4.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携带的病毒,通过呼吸道排出,污染空气和生活用具,并传染给其他的健康人群。春季流感患者的主要症状有:突然发热并持续高热,体温高达38~40℃,头痛、咳嗽、打喷嚏、全身酸痛无力、不想吃东西。身体健壮的患者,一般7~10天可恢复。体质差的少年儿童,很容易并发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心肌炎等疾病。在春季生活中,要想预防流感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好方法。第二,使用药物进行预防。中成药可用板蓝根,每天早、晚各冲服1包。第三,可以运用其他有效的预防方法。如加强锻炼,改善体质,增强人体抗寒防病能力;随时洗手,降低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每天开窗通风,减少室内病毒的污染;勤晒被褥,利用日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病毒。

5.流脑

流脑,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好发于冬末春初,儿童由于抵抗力低,更容易感染发病。暴发型患者病情发展快,伴有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若救治不及,有生命危险。

流脑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及时给儿童接种流脑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二是注意卫生,做好自我保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晒衣被和枕头。经常让孩子到户外活动,但在流脑发生的地区,儿童尽量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场所。三是注意早期发病苗头,当孩子出现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或是皮肤、口腔黏膜或眼结膜等处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时,应当及时去医院请医生诊治,以防病情发展和恶化。

6.肺炎

早春季节,温差变化较大,是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的季节,也是肺炎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时期。其诱因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受凉。临床症状多为发热、头疼、剧烈咳嗽、咳痰,初为白黏痰,2天后可出现黄浓痰,有时可出现铁锈色痰。化验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可达80%以上,X光片或CT片可呈现大片状或斑片状的实变性阴影,痰液中可培养出病原菌。在春季的日常生活中,预防肺炎,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规律,注意休息和保暖,防止感冒着凉,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对于肺炎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7.“三疹”

(1)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热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初春为主要发病季节,患者多为小儿。麻疹主要症状有:发热,体温在39~40℃,重者可超过40℃,伴有流鼻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此期3~4天,称为麻疹前驱期。这时,约90%的患者口腔内可见有麻疹黏膜斑,据此可明确诊断。在一般情况下,发热第4天见疹,出疹的顺序是耳后、发际、颈部、前额,然后迅速地由上而下遍及全身,最后四肢。随着体温的逐渐恢复,皮疹也依出疹顺序而消退,出现脱屑,并留下棕色的沉着。预防麻疹的有效方法是:在麻疹流行期间,给接触过麻疹患者的易感者在2天内注射麻疹疫苗,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者应观察14天。

(2)风疹。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较轻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低热、轻度上呼吸道发炎、出疹、耳后与枕部淋巴结肿大。风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患者体温一般比麻疹低,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有流鼻涕、流泪等现象。常在发热后的24小时内出疹,疹子先出在面部和颈部,可在一天内遍及全身,第3天可以融合成片,极似麻疹。但是,其疹子比麻疹小,呈浅红色,疹子从第4天起依次消退。退疹以后,无棕色的色素沉着斑。风疹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并要加强护理,让孩子卧床休息,给孩子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风疹患者在出疹5天后,就没有传染性了。

(3)病毒疹。病毒疹主要在春季以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感染者多为1~12岁的孩子。它的主要特点是疹子出现无顺序,以胸、腹部出疹较多,其他部位少见,且皮疹消退快,最后不留痕迹。感染病毒疹时,伴有耳后、腋下淋巴结肿大。病毒疹传染性较强,感染了病毒疹,需立即住院隔离治疗。患者家里及学校教室都要进行空气消毒,且要常开门窗换气,使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以利防病保健。

8.红眼病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春季容易流行,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其主要临床特点是:双眼先后发病,眼部明显红赤、眼泪多、刺痒发作、灼热疼痛、怕光、流泪、发病突然、病势迅猛,有自愈趋势。红眼病易造成暴发流行,因此加强预防是防治红眼病的根本途径。眼科专家提醒:气候转暖,孩子尽量不要聚集或少到公共场所。如果已感染上红眼病,应立即进行适当隔离;患者洗面用具、眼部用品及眼药水,应单独准备一份或放在一处,要注意消毒隔离;不用脏手擦眼睛,眼泪多时,要用干净手帕或纱布擦拭,不要擦伤眼角,更不可用手揉眼,擦过患病眼睛之后的手或毛巾不宜再擦健康的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室内要保持清洁、通风、光线宜暗;外出要戴有色眼镜,以免因强光与烟灰刺激而加重病情;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新鲜水果等,忌食辛辣、烧烤食品;患眼局部要勤点眼药水,睡前涂眼药膏,红肿消退后,还须每天3次再滴1周,以防复发。

9.风湿热

风湿热往往发生在每年的早春时节,它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的罪魁祸首。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风湿热的发作与A族溶血性链球菌中的某些特型菌株有关。风湿热发作前可伴有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发热、咽痛、周身关节酸痛、乏力等表现。之后1~3周为临床无症状的静止期。静止期过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咽痛、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的症状。在风湿热的过程中,患者可有心率加快、心脏增大、心音改变、心脏出现杂音及心律失常等症状。风湿热如反复发作,可形成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等,造成不可恢复的永久性损害。预防风湿热的关键在于积极防治和控制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因此,在早春时节要搞好环境卫生,使居室空气清新通畅,防止细菌生长;要加强体质锻炼,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防寒防湿,避免着凉;发生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时,应立即治疗。如能在24小时内接受治疗,则可避免风湿热发作。

10.花粉过敏症

春季,有的孩子在晴天外出游玩时,会出现花粉过敏症。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表现有:花粉性鼻炎(患者鼻子特别痒,突然间连续不断地打喷嚏,喷出大量鼻涕,鼻子堵塞);花粉性哮喘(患者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有白色泡沫样的黏痰,突然哮喘,越来越重,过一会儿转缓);花粉性结膜炎(患者眼睛发痒,眼睑肿起,有水样黏液脓性分泌物出现)。春季预防花粉过敏症,要避开春季花粉扩散的高峰期,特别是在刮风天或天气晴好的日子,家长应尽量少带过敏体质的孩子外出,选择细雨的时候外出游玩较好。

11.桃花癣

桃花癣是一种接触性皮炎,也称过敏性皮炎,或叫颜面再生性皮炎。该病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花粉、灰尘等物质飘落在皮肤上,经日光照射溶解后,被皮肤吸收而发生的变态反应。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不少孩子的面部周围及双手手背常会出现一片片红斑,上面有细碎的糠状鳞屑,有的奇痒难忍,夜间尤甚。因该病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容易发生,所以,民间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桃花癣。这种癣多见于儿童。预防儿童桃花癣的措施是:一方面儿童外出春游应尽量避免风吹日晒,外出归来后要把落在脸上、颈部、手背的花粉、灰尘等过敏性物质清洗干净,以减少致病的机会。在洗脸的过程中,注意不要用碱性强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另一方面要多吃水果、蔬菜,以保证多种维生素的供给。一旦发病,可外用硅霜、苯海拉明霜,严重的可用皮康霜、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等。发病时不吃刺激性食物,如生葱、辣椒、生蒜等,以防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