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体质的特点
2025年11月01日
一、少年儿童体质的特点
因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与后天培养共同构成的,所以体质的差异及改变与先天、后天因素相关。明代医家万全所著的《幼科发挥·胎疾》指出:“父母强者,生子亦强,父母弱者,生子亦弱。”可见体质的构成来源于父母之精,与父母的遗传基因有关。影响体质的后天因素主要包括:生活环境、社会因素、年龄、饮食习惯、地理环境、疾病等。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体质特点与成人有诸多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不同点。
(一)不足性
少年儿童无论是物质基础还是功能活动均属不足,也就是说少年儿童体质状态与成人相比具有相对不足的特点。这种特点一方面促使少年儿童体质状态不断向成熟完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导致少年儿童较成人对邪气的抵御能力低,更易因邪气致病。明代医家万全认为少年儿童在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皆不足的基础上,表现出脾、肺、肾尤为不足,而心、肝相对有余的体质状态。
(二)易变性
少年儿童的体质状态总体来说较成人更容易发生变化,因为此时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正经历着一个日趋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少年儿童体质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少年儿童体质特征较成人更易受环境、气候、饮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中医学认为:饮食、护养、用药不当等皆可使少年儿童体质发生改变。
(三)可塑性
正因为少年儿童体质状态具有不足性和易变性两大基本特点,所以其还具备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平时要针对其成因,做好调理保护。如果调理得当,可使少年儿童保持良好的体质状态,健康成长;若失于调理,则可能导致体质状态出现异常,容易感邪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