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药饮片

3.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药品,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原料。药材经净制,再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称为“饮片”。中药必须炮制成中药饮片后才能入药,可直接作药剂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中药制剂生产所用原料必须是中药饮片。

(1)中药饮片的分类

中药饮片的品种数量与中药材的种类有关,根据2017年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我国现有中药材种类多达12807种,市场流通药材种类1888种,年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236种。中药饮片种类繁多,细分品种丰富。按照炮制前中药材是否有毒性,可分为普通饮片和毒性饮片两类;按照原材料中药材来源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饮片;按创新特点又可分为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饮片、中药颗粒饮片、中药破壁饮片、中药精制饮片。

图1 中药饮片的分类

(2)中药饮片的炮制

中药饮片的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历史上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中药的性能和作用无有不偏,偏则利害相随,不能完全适应临床治疗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炮制来调整药性,引导药性直达病所,使其升降有序,补泻调畅,解毒纠偏,发挥药物的综合疗效,对提高其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医临床所用处方中的药物基本上都需要经过炮制。一般认为,中药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及趋向。

中药炮制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药技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明确规定禁止外商投资“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应用及中成药秘方产品的生产”,禁止出口“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历代炮制专著、本草史都有关于中药炮制方法的记载,现代药典的颁布为中药饮片的规范化、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提供了法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采用四类分类法,包括净制、切制、炮制、其他四项,净制包括:挑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酶法、剥离、挤压、燀、刷、擦、火燎、烫、撞、碾串19种方法;切制有要求,下无分项;炮炙有炒(清炒、麸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炙(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油炙)、制碳(炒碳、煅碳)、煅(明煅、煅淬)、蒸、煮、炖、煨8种,其他下有燀、制霜、水飞、发酵、发芽5种。中药炮制的发展史详见图2。

图2 中药炮制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