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的开发现状及前景
研究发现,人工饲养并引流取得的熊胆汁有效成分与天然熊胆汁“内在质量基本相同,可供药用”。1988年,卫生部颁布《关于下达“引流熊胆”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使人工引流熊胆汁干品得以作为天然熊胆的替代品入药,并暂定名为“熊胆粉”,以区别于天然熊胆。但是,熊胆粉品质仍参考天然熊胆的品质等级标准,沿用金胆、铁胆和菜花胆来评定,金胆一般呈金黄色,铁胆呈黑色,菜花胆呈黄绿色。
熊胆粉之所以有外观和品质的差别,鲜胆汁的干燥工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熊胆汁干燥方法主要有恒温干燥法和冻干法,恒温干燥法即利用烘箱以40℃~50℃之间的温度进行恒温烘干,但由于温度较高,造成牛磺熊去氧胆酸等有效成分氧化损失,外观色泽较差,形成铁胆或菜花胆。冻干法有效地保存了熊去氧胆酸,熊胆粉外观性状也较恒温干燥法大有改善,但成本较高。
相比之下,冻干法制备的熊胆粉通常是金胆级,质量最高,被制成熊胆粉、熊胆粉胶囊等单方中药,面向客户直接销售,这类产品习惯上被称为“中药熊胆粉”。而恒温干燥法制备的铁胆级熊胆粉,虽然比金胆的有效成分略低,但以其略低的销售价格在医疗保健市场也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但是菜花胆由于其有效成分与天然熊胆相差较远,直接作为中药销售难以取得消费者的认同,一般作为原料生产中成药,习惯上称为“原料熊胆粉”。
熊胆粉作为原料开发的中药主要有熊胆眼药水、熊胆痔灵膏、熊胆胶囊、熊胆黄芩水等。也有利用熊胆粉清热、化痰、解毒等功效开发创新型药品,如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痰热清注射液,在内科、外科的治疗作用获得市场认可。此外,熊胆粉还作为保健品原料用于生产熊胆茶、熊胆酒等保健品。在这类产品中,熊胆粉的含量占总原料的比例较小。
云南省代表企业大理瑞鹤药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84年,前身为云南大理珍稀动物养殖场,致力于亚洲黑熊属维西母系亚种人工驯养繁殖工作,1992年成为国家定点黑熊驯养繁殖场,1996年先后攻克了“人工繁殖黑熊”和“活体无管引流熊胆汁”两项技术,1998年改制为“云南大理瑞鹤药业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达100多亩,下设有云南大理珍稀动物养殖场、民族生物制药厂、大理瑞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瑞鹤堂大药房等,已发展成集滇藏高原维西母系黑熊驯养、繁育、科研、生物制药四位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建有亚洲黑熊标准化繁育基地和附属厂房两万多平方米、标准化民族药制药车间和附属厂房10000多平方米,仓储区域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
大理瑞鹤药业探索出一套科学饲养、繁育黑熊的经验,成功地繁殖出第四代维西母系黑熊,并发明了国内先进的活体无管引流技术,采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在熊无痛苦的前提下,5~8秒引流出胆汁,引流出的胆汁精制为熊胆粉,并且每头熊的熊胆粉年产量由有管引流时的1000克左右提高到目前的2500~3000克,一头取胆熊的熊胆粉年产量相当于猎杀150~200头野生黑熊熊胆的产量,极大地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公司现有四个国药准字号药品:“熊胆粉”“珍熊胆丸”“龙泽熊胆胶囊”“熊胆救心丹”,其中“珍熊胆丸”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云南省增补品种、云南省“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重点培育的100个大品种之一、为全国独家生产药品,年生产总值可达10亿元人民币;“熊胆救心丹”被列为《云南省生物医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云药产业47个名方名药二次开发品种”,是历史传承中药名方古方精髓的结晶。“龙泽熊胆胶囊”为非处方药,为《中国药典》历次版本收录的中药产品,广泛应用于肝胆、眼部疾病。公司自主研发出瑞鹤熊胆牙膏、瑞鹤熊油护肤霜等熊胆系列日化产品,市场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