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及养殖概况
《神农本草经》记载:“水蛭,生大吴江南,入人肉者”。这表明,在秦汉时期,古人入药的水蛭为吸血水蛭。《本草纲目》中记载:“水蛭也称至掌,大者名马蜞、马蛭、蚂蟥、马鳖。江浙人称大者为马鳖,腹黄者为蚂蟥。处处河池有,有数种,以水中马蜞得噬人,腹中有血者,干者为佳,其余不堪用。惟采水中小者药用”。这表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水蛭是小型的吸血水蛭。蚂蟥通常生活在淡水中,也有生活于咸水、半咸水和陆地的种类。陆生种类通常生活在常年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在食性上,不是所有蚂蟥都要吸食动物血液。
在我国大陆,水生吸血蚂蟥共6种,即日本医蛭(Hirrudo nipponia)、丽医蛭(Hirudo pulchra)、棒纹牛蛭(Poecilobdella javanica)、远孔牛蛭(Poecilobdellasimilis)、鼻蛭(Dinobdella ferox)和菲牛蛭;水生但不吸血的水蛭常见的有7种,如宽体金线蛭(Whitmaniapigra)、光润金线蛭(Whitmania laevis)和尖细金线蛭(Whitmania acranulata)等;陆生吸血蚂蟥共7种,如日本山蛭(Haemadipsa japonica)和海南山蛭(Haemadipsa hainana)等。目前,国内进行人工养殖并作为中药药原动物的水蛭主要为宽体金线蛭和菲牛蛭。
菲牛蛭俗称金边蚂蟥,隶属于无吻蛭目,医蛭科,牛蛭属蛭,是目前常见的吸血类水蛭中个体较大的品种,以吸食人和畜血为生。生活水田、水沟或池塘里。主产广东、广西、福建、菲律宾等沿海地区。近二十年来有人工养殖,云南省海瑞迪药业有限公司在施甸县仁和养殖成功已8年之久,并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近年已成功进行了室内养殖,并采用半机械化养殖,已知水蛭食性不同,其体内含生物活性成分不同,以吸血为生的日本医蛭和菲牛蛭体内含抗凝物质如水蛭素、肝素及抗血栓素等以吸食螺、蚌等软体动物为生(不吸动物血液的)未见体内含抗凝血物质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