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际市场需求
随着西方医学模式、思维对补充替代医学认识的逐步认可以及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人们希望用天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治疗疾病和自身保健。近年来,人们已把眼光投向自然,投向民族传统医药,投向草药、植物药等天然药物,天然药物已成为国际医药产业的热点领域,这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契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全世界人口中,80%的人使用过天然药物,在全世界药品市场中,天然药物制成的药品已占30%。目前,全世界除我国外约有40多个研究机构和1700多家公司正在从事植物药的新药开发和销售,日本、韩国、美国、法国、荷兰、德国等种植的植物药材也逐步走向世界。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的植物药市场为260亿美元,其中欧洲占34.5%(德国、法国占欧洲市场的65%),北美占21%,亚洲占26%,日本占11.3%。全球植物药市场发展速度为10%~20%,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发展速度为15%~20%。据全球行业分析公司分析,全球草药和膳食补充剂市场在过去的10年内未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而出现强劲增长势头,2015年全球植物药、草药补充剂和药物市场规模达931.5亿美元,2017年达1070亿美元。在市场份额上,欧洲占据全球草药和膳食补充剂市场最大的份额,其次是亚太地区和日本。
表3 2017年主要国家或地区植物药或传统药物市场份额
2018年,全球贸易跌宕起伏,但中药类商品贸易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中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57.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99%,其中,中药材及饮片占据了23%的比重。具体来看,2018年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额持续保持高昂的态势,为2.85亿美元,同比上涨9.16%。中药材及饮片进口额较大的品种主要有龙眼、西洋参、鹿茸、乳香、没药及血竭等,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泰国、新西兰和加拿大。从出口来看,2018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10.31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9.49%,较2017年同期2.22%的降幅继续扩大,中药材及饮片出口的品种主要有肉桂、人参、枸杞、红枣、当归等。中药材饮片遇冷的主要原因是出口数量的锐减,2018年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数量同比下降11.25%。2018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进出口额占比统计情况如图6所示。2016—2018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进出口额占比统计如图7所示。
图6 2018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总额占比统计情况
图7 2016—2018年我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进出口额占比统计情况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