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麻产业发展建议

5.工业大麻产业发展建议

(1)发展思路与原则

目前共有20余个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工业大麻。美国、加拿大、法国和东欧国家等在大麻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及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都非常深入细致。到1997年,全世界已注册登记的低THC含量的工业大麻新品种共有50余个。云南农科院也为大麻种质资源收集和新品种选育做出了杰出贡献,已培育出低毒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云麻2号、云麻3号、云麻7号等品种,为云南省特色农业产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伴随着大麻二酚的应用热潮,全球掀起工业大麻新种选育和种植热潮。目前工业大麻新种的主要培育目标是应用各种现代基因技术发展高CBD含量的植株,其中美国和欧洲已经有CBD含量在15%以上的新种开始规模化种植。云南培育的云麻系列种子目前CBD含量相对较低,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而且现代基因技术的应用也不如国外同类产品,因此在传统育种之外,应该加紧开发基因工程类产品,研发高CBD含量的植株。

(2)发展重点

顺应国际消费需求变化、工业大麻新种选育和CBD产品的广泛应用,加快工业大麻产业种植布局调整,促进工业大麻产业可持续发展。

① 培育优良工业大麻植株品种,促进龙头带动

系统梳理已批准工业大麻种植品号,筛选高品质产出工业大麻新种选育和CBD产品的品种,或引进优良工业大麻品种进行种子培育。此外,还要加速开发基因工程类产品,研发高CBD含量的植株。推进工业大麻产业链快速、安全加速发展,真正建成工业大麻产业的龙头企业。

② 推进绿色生态种植,树立“云南工业大麻”品牌

加强种植基地建设,促进工业大麻绿色生态化种植。通过规划引导、标准建设、技术提升、适度规模发展,推进工业大麻种植基地绿色生态化。推动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建立“协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的工业大麻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工业大麻向组织化生产转变。根据工业大麻种植区域适宜性研究成果,进一步制定种植区划,确定适应产区,加强工业大麻种植的规划引导,在全省合理布局形成品牌产区。充分利用云南省工业大麻地理标志产品的优势,强化由种苗到原料全环节标准体系建设,利用标准策略树立“云南工业大麻”品牌。

③ 支持新产品开发,完善CBD产品系列

进一步挖掘开发关于CBD的新药,重点选择经长期临床应用,验证疗效确切、药用安全、特色显著的CBD配方药、验方,加快推出一批作用机理明确、技术含量高、疗效可靠的新药物。支持CBD系列产品新药、化妆品、保健品等。

④ 发展深加工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就云南省而已,农业就业人口较多,农民收入较低,城乡发展不协调,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就业率,增加人均GDP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族人民群众和谐发展的根本所在。工业大麻花叶深加工项目将促进工业大麻种植和加工产业,工业大麻种植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项目将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当地农民在企业就业,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为地方社会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3)保障措施

① 持续扶持工业大麻新种选育,同时也将CBD产业作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重点,争取获得由省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工业大麻及CBD产业发展。支持CBD产品新药研发及有关药品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

② 整合技术平台、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工业大麻产业创新研发体系,引导加大科研投入和新兴技术应用,积极开展工业大麻基础应用研究以及产业支撑技术研发应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整合工业大麻科技创新资源,推进工业大麻产品标准认定,完善工业大麻资源数据库、植物组学基因库;深入开展工业大麻特性、药效成分形成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联性研究。

③ 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国际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和舆论手段,积极在世界各地布展,组织品牌宣传展示等活动,提升产品形象。

④ 加大金融财政支持力度。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基金应加大对工业大麻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投资基金参与云南工业大麻各环节的投资,加快发展工业大麻科研成果研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积极支持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市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