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及种植概况
2025年08月10日
2.资源及种植概况
三七人工种植历史400年,在资源道地性与种植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上具有几个特点:
道地性:三七对环境生态适宜性条件要求较高,故其分布范围仅局限于中国西南部海拔1500~1800米,北纬23.5°附近的狭窄地带,所以云南是三七的原产地、主产地。近年广西、贵州、四川、广东、福建都有三七种植尝试,但省外种植约2万亩左右,云南占有95%的资源垄断性。
规模化:据2014年全省三七资源普查统计,当年三七种植在地面积79万亩,范围遍及云南除怒江、迪庆、昭通以外的13个地州,涉及70多个县(区)。主要种植区域包括文山、红河、曲靖、昆明、玉溪。2015年全省三七种植面积达100.8万亩,产量4.9万吨。2017年文山三七在地面积49.6万亩,产量2.8万吨。自2012年来,三七种植每年销售均突破100亿元,是目前中药材种植销售最大的品种。
规范化:“文山三七”2002年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中药材品种;2003年《文山三七》质量标准是全国第一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中药材国家质量标准;2005年“文山三七”证明商标成为云南省首个获准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在中国100个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产品中排名第11位,在中药材类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产品中位列第一。
组织化:种植从农户零星分散种植向懂技术、会管理、有实力的大户和企业集中,一批长期从事三七种植的大户、合作社,开始朝向品牌化、企业化的发展道路。同时,省内众多大型三七加工企业云南白药集团、云南三七科技也开始加快三七原料种植基地的建设,省外如广州白云山、珍宝岛制药、天士力等也开始投资到云南三七种植。制药大企业的进入和种植大户走上企业化发展,加快了三七种植业组织化、规模化、信息化、规范化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