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六段 社
社是布留社 [ 3],生田社,龙田社,花渊社,美久利社。杉树之社,如古歌所说,就以这为目标 [ 4] 吧。 万事如愿明神是很可尊信的,但是如果“单是听着人家的祈愿”,那么也会有叹息的日子的吧,[ 5] 给人这样说,想来是很有意思的。 蚁通明神 [ 6],纪贯之的马生了病,说是犯了神怒的关系,贯之作歌奉献,于是就平复了,[ 7] 实在是有意思的。
其二 蚁通明神缘起
这蚁通的名字是怎么起来的呢?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事情。总之据说,在古时候,有一位皇帝,他只爱重那年轻的人们,把四十岁以上的人要全给杀了,所以他们都逃到外地远国去了,在都城里完全没有这样的老人了。 其时有一个近卫中将,是当代顶有势力的人,思想也特别贤明。 他有着七十岁左右的双亲,老人们说:
“既然四十岁都有禁,何况将近七十岁的人,实在更是可怕了。”正在那里恐慌惊扰。 但是中将是非常孝顺的人,他想道:
“决不能让两亲住在远处,一天非见一回面不可。”便每夜偷偷地将家里的土掘起来,在土窟中造一间房子,把他们藏在里边,每天去看望一次。 对于朝廷和世间,只说是失踪了。其实是何必如此呢?老在家里住着的老人们,只装作不知道就是了。 [ 8] 这真变成十分讨厌的世间了。 老人原来不晓得是不是公卿,但是有着这中将的儿子,可见并不是平常的人,非常贤明,什么事情都知道。 那个中将虽是年轻,却也很有才能, 学问很深,皇帝也以他为当时第一有用的人。
当时唐土的皇帝常想设计骗这皇帝,袭取此国,来试验智慧,或设问答比赛。 这一次,将一根木头,削得精光,大约二尺长,送了过去,说道:
“这木头哪一头是它的根,哪一头是树梢呢?”没有法子能够知道,皇帝十分忧虑。 中将觉得他可怜,便到父亲那里, 告诉他有这样这样的事。 他父亲说道:
“这很不难。 站在水流很快的河边,把木头横着投到水里去,回过来向着上游,流了下去的那一头是末梢。 这样写了送去好了。”这样教了,中将随即进宫,算作自己的意思,说道:“我们且试了来看。”便率引了众人走到河边,将木头投入,将在前边的一头加上记号算它是梢,真是这样的。
这回又将两条二尺长的同样的蛇送了来,说道:
“这蛇哪条是雄的,哪条是雌的呢?”这件事又是谁都不知道。 于是那中将照例往问他的父亲,回答道:
“把两条蛇并排放着,用一根细嫩的树枝接近尾部去,其摆动着尾巴的便是雌的。”赶紧来到宫里,这样做了,果然一条不动,一条摆动着尾巴,又做上了记号送去了。
这以后过了很久,送来了一颗珠子。 这颗珠子很小,其中有孔,凡有七曲,左右开口。 说道:
“把这个穿上绳子,在我们国家,是谁都会做的。”这无论怎么工巧的人,也都没有办法了。上自公卿们,下至世间的一切人,都说:“不知道。”于是中将又去找他的父亲,说这样这样的一件事情,回答道:
“找两只大的蚂蚁来,在腰间系上了细丝,后边再接上较粗的线索,放进孔里去,在那边孔的出口涂上一点蜜试试看吧。”这样说了,中将照样对皇帝讲了,将蚂蚁放了进去。 蚂蚁闻见蜜的香气,当真从那出口走出来了。 于是把那用线穿了的珠子送到唐土去。 以后才说道:
“日本也还是有贤人在。”后来就不再拿这种难题来了。 [ 9]
皇帝对于这个中将以为大有功于国家的人,说道: “将给与什么恩赏,授与什么官位呢?”中将回答道:
“绝不敢望更赐官职,只是有年老的父母失踪了,希望准予寻求回来,住在京城里面。”皇帝闻奏说道:
“这实在是极为容易的事。”准许了中将的请求。 万民的父母听见了这事,都十分欢喜。 据说皇帝后来重用中将,直至位为大臣。 因为这个典故,人们才把中将奉为蚁通明神的吧。 这位明神对于往神社的人一夜里示梦道:
钻过了七曲的珠子,
所以有蚁通的名称的,
于今恐已没有人知道了吧。
据人家传说,是这样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