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HIGH-LOW)空间隐喻

二、“高—低”(HIGH-LOW)空间隐喻

《红楼梦》对话中呈现的“高—低”(HIGH-LOW)空间隐喻,在有关社会地位的心理映射方面具有直接的表现力,尤其在刻画探春的心理认知过程中有着集中体现。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选择“高枝” 的空间位置,也正是庶出的探春在自己人生道路上迫不得已的做法。选择往高处走恰恰折射出探春心灵深处永远的伤痛。

(11)明儿等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赵姨娘,第五十五回)

“高—低”空间隐喻的方位指向,实质上与“上—下”空间隐喻所指是类似的,在这个例子中,赵姨娘利用“高—低”的空间对比关系表达的,还是嫡出与庶出的不平等状态:高—嫡出,低—庶出。探春理家时,因其不徇私情,未给死去的舅舅多加银子,赵姨娘和探春母女间的矛盾公开激化了。“只拣高枝儿飞去了”是生母赵姨娘口无遮拦地对探春的声讨,声讨她作为亲生女儿的冷漠和“无私”——竟然连一点儿恩惠都不落到自己头上。赵姨娘在《红楼梦》里是为数不多的“反面角色”,总是以一副粗鄙的形象,让读者看到封建礼法、嫡庶差距的社会偏见在她身上烙下的深深苦难的印记。探春虽享有贵族小姐的身份,却改变不了自己庶出的命运安排,庶出就意味着矮人一等,就意味着没有与嫡出“平起平坐”的待遇。强势威严的凤姐都对这位三姑娘谦让三分,足见探春的才能,“只可惜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作为命运主人,却改变不了庶出的身份,而选择有意地疏远自己的亲生母亲,在看似荒唐的举动背后,恰恰是强大的社会习惯认知让探春不得不暂抛骨肉亲情,做一个“只拣高枝”的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