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结语
2025年08月10日
本章结语
本章结合《红楼梦》英译本中的经典版本,霍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和杨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中对原著中部分隐喻翻译、隐喻修辞的再现进行分析。翻译这部用隐喻书写而成的鸿篇巨制,不仅要翻译出原著中丰富而多样的隐喻,更难的在于向译入语读者传达原著中奥妙深邃的隐喻哲思。在《红楼梦》对外传播的过程中,《红楼梦》是幸运的,遇到了像霍克斯、闵福德这样精通中华传统文化的汉学家,也遇到了像杨宪益夫妇这样的中西合璧的翻译大家,霍译本和杨译本都非常重视调动译者修辞认知,尝试有效的翻译策略,希望触发隐喻翻译在目的语受众中产生与原著隐喻阅读相似的体验。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自身的和文化的差异,隐喻翻译是很难逾越的一大障碍,换句话说,隐喻作为一种普遍认知语言现象,在目的语受众中,还是比较难以产生与原作阅读经验一样的再认知的。
【注释】
[1]“10 best Asian novel of all time”,The Telegraph,www.telegraph.co.uk/culture/books/10630332/10-best-Asian-novels-of-all-time.html.
[2]Zoltan Kovecses,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39.
[3]潘红:《林译〈迦茵小传〉道德话语的修辞建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4]张廷兴:《艳情小说:明清小说研究应关注的一个领域》,《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