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后记
不记得在哪一节课了,但记得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过:“《红楼梦》不知养活了中国世代多少文人……”带着几分惭愧,从撰写论文开始,我也成为这其中的一员。带着感恩的心,完成论文的写作后,终于有机会表达自己对曹雪芹先生和他的《红楼梦》深深的敬意和谢意。虽然我知道这种致谢纯粹是单方面的,甚至显得有点多余,可是我还是忍不住要说。因为每在论文写不下去、看似搁浅的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捧起《红楼梦》,继续我的阅读,读着读着似乎便又找到了写作的动力。就在这样断断续续的磨合中,我完成了论文的写作。
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最应该衷心感谢的是导师祝敏青教授。是祝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鼓励,让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从隐喻视角解读《红楼梦》语言艺术这一研究课题。没有祝老师的肯定和支持,我无法想象自己是否有勇气坚持该课题的研究。写作过程中与祝老师来来往往上百封电子邮件的交流,记录着老师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一贯作风;记录下老师对论文选题、开题、大纲等字斟句酌修改时认真细致的态度。这些邮件将作为我三年求学期间最珍贵的记忆,永远保留在属于我的世界。而且,祝老师还有影响我最深的两句话,第一句是我刚刚入学不久,祝老师对我说:“不要着急,慢慢来,女人一切还是以孩子和家庭为重。” 第二句话是在参加博士论坛的时候,祝老师说:“不要太顾忌别人的观点,要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第一句话并没有让我懈怠放松,而是让自己在三年求学中时时刻刻体味着一种温暖,这种温暖是为人师亦为人母的祝老师教给我的人生智慧。第二句话给了我在论文写作中敢于放开手脚的勇气。因为自己原是英语专业,所以写论文时总有战战兢兢的感觉。不论是在精神引导还是在论文具体操作方面,祝老师都给予学生无私的帮助和指导。我为能成为祝老师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再次感谢导师祝敏青教授!
感谢汉语言专业的各位教授。老师们的教诲,拓展了我的学科视野。与各位老师的接触虽然有限,但课堂内外的交流和学习也让自己受益颇丰。老师们在百忙中参加了我的论文预答辩,以博学、睿智的学术目光,对论文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能够对论文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调整。衷心感谢在三年的学习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给我以指导和帮助的各位老师。
感谢默默支持我的好朋友,是他们无私的帮助和关爱让我在一筹莫展的日子里不言放弃。感谢我的硕导潘红老师,从博士报考到论文答辩一路上的鼓励和支持。感谢我的同学高群,学习期间没少打扰她,向她请教问题,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让自己觉得在完成学业的路上并不孤单。感谢我的老同学沈俊强博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帮我复印、邮寄资料。
最后,感谢与我相亲相爱的家人。感谢父母帮我扛起照顾女儿的重任,感谢二老“化作春泥更护花”般不求回报的父母恩情。感谢爱人莫大的支持和理解,在论文写作的日子里忍受我的唠叨和偶尔的急脾气。感谢女儿健康快乐的成长,给我读书、求学的时间和自由,亦给我繁重的学习带来无限的开心与欢笑。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时间有限,学术研究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老师对论文的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