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者身份解读——“石头”的隐喻解读
2025年08月10日
第一节 叙事者身份解读——“石头”的隐喻解读
众所周知,《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历来对这部小说的真实书名应当是什么还有争议,但不管该书取名《红楼梦》还是《石头记》,“石头”都是以小说最原始的叙事者身份存在的,“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当年被遗弃在女娲补天现场的顽石,是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个叙事者,是小说的第一个叙事层,也是最外围的一个叙事层(也称作“元叙述层”[1])的叙事者。所以,“石头”是作为亲身经历这个故事的见证者在场的,小说是根据“石头”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之事记录而成的,是“写实”性的。小说第一回首先呈现的是作者自叙的话,而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便可以看出小说的叙述角度从作者转换成叙述者的微妙变化了。更重要的是小说以第三人称的口吻交代了石头的来历,从而将石头的自述与前面作者自叙的一段形成巧妙的呼应和意味深长的对称,娓娓道来,作者和石头似乎是浑然一体、不可剥离的。所以,我们不应仅仅把视线集中在作者身世或者成书时的社会背景之类,从受限的视域中解读《红楼梦》,而忽略了小说第一回开宗明义、煞费苦心所讲述的神话故事。那不是一段无关紧要的开场白,而恰恰是这短短的几段关于石头生平故事的记录,使小说蕴含了有如“圣经”般神圣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