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和平是人类的梦想,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战争与和平是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永恒问题。20世纪末在心理学内部兴起的和平心理学,主张从研究人性与和平的内在关联出发,运用多元化方法,主张充分调动人类创造和平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反思人类冲突根源,防止暴力发生,和平化解冲突,创建和平文化,提升人的幸福与尊严,促进社会和平与进步,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和平。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和平的心理模式,被称为“和平心理模式”。本研究对不同国家、不同热点地区以及国际间和平心理模式形成背景、和平心理模式内涵及其和平模式意义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在广阔的世界视阈下,对我国的和平心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阐述“中国梦”的和平心理张力。
本研究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属于和平心理模式本体论研究,主要是关于和平心理模式理论研究。在回顾和平心理模式研究的社会生成背景、哲学基础与心理学奠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和平心理模式研究阶段,重点剖析Gultung的三维和平本质理论模式、Joseph deRivera的和平文化理论模式以及Christie的和平建设理论模式。第二章至第六章属于和平心理模式认识论研究,遵循从群际、到社会、到国际等三个层次,以世界不同群体、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典和平心建设实践探索为依托,深入剖析世界视阈下的和平心理模式建构。具体讲,第二章是群际和谐研究。主要对群际冲突心理根源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化解群际冲突、促进和谐群际关系的有效途径。第三章是社会和平心理模式研究。主要以南非种族和解、卢旺达“加卡卡”和平司法、澳大利亚政治道歉等经典社会和平心理实践探索为依据,探索世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和平心理模式建设轨迹;第四章是世界热点地区和平心理模式研究。以中东地区为例,按照中东地区内和平发展进程的历史轨迹,剖析戴维营和平心理模式、长期对话和平心理模式,获得关于关系到世界和平格局重大问题的和平心理学启示意义;第五章是国际和平心理模式研究。主要以冷战期间美苏和平对话、德国二战后向波兰的政治下跪等经典和平心理历史实践为依据,剖析国际和平心理模式建构的深刻意义。第六章是我国和平心理模式研究。在探寻中华民族和平基因的基础上,归魅中华民族的和平性格,以中美乒乓和平外交、公民和平外交、夫人外交、“中国梦”的传播模式等和平心理活动实践为牵引,剖析我国当代和平心理模式,深刻论述中国梦的和平心理张力。第七章为结语部分,展望未来和平心理模式研究方向。
总之,本书以和平心理理论模式建构为出发点,以世界视阈下的和平心理模式建设为借鉴,以我国和平心理模式研究为重点,以论述中国梦的和平心理张力,探讨中国梦的和平心理价值为主要研究目标,从和平心理学的视角审视“中国梦”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