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无为梦”:道家和平心理模式
2025年08月10日
4.3 “无为梦”:道家和平心理模式
道家无为、无争、贵柔、守雌的哲学思想,是非常典型的和平心理思想。老子推崇“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主张自然、自由而非强权;主张自给自足而非交易互利;主张静止而非活跃;主张小规模而非大规模。和平意味着战争的停息,冲突的化解,寰宇的和谐,意味着内心的宁和,精神的和乐,人际的和睦,社会的祥和(杨宏声,2008)。道家主张自我要顺应宇宙的动态平衡、一体和谐的自然法则,自然无为,无欲无求,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天赋,有所建树。道家“无为而治”的社会管理思想希望管理者减少政事活动,尊重人民的个性,尊重人民的自由,维护人民的权益。管理者自身要有高超的管理水平,灵活出色地完成管理任务。这种“有为”和“无为”的社会管理思想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为社会和谐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老子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同情老百姓的疾苦,反对不义之战。《老子》一书有多处是讲兵法的,其中一条基本兵法是:“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老子》第六十九章)还有一条是:“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老子》第六十八章)老子提倡:“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老子》第三十章)老子说:“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老子》第三十一章)老子还说“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老子》第七十六章)。道家追求的是一个公正、和平、没有战争灾祸的世界。后来庄子领悟了老子的大智慧,主张万物一齐的思想,提倡万物平等和谐相处。这都可以归为取法自然的和平心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