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曼德拉的真相和解心理思想

1.2 曼德拉的真相和解心理思想

南非总统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2013)是腾布王朝(Thembu)非长子家族的成员,其祖父曾以国王身份统治腾布人。曼德拉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是20世纪90年代非洲乃至世界政坛上和平主义运动中一颗最耀眼的明星。

南非国父:曼德拉

曼德拉的一生,是用宽恕促成真相和解的一生。在他出生之前的南非,肤色决定了南非人的居住区域、教育、职业、就医等种种待遇。黑人备受歧视。种族隔离制度下,黑人经常被捕、殴打甚至枪杀,黑人不能踏入白人的商店、餐馆或娱乐场所,不能和白人同坐公共汽车。早期的曼德拉心头涌动的是民族仇恨。为了求得自由和平等,曼德拉与其他很多黑人一样,在仇恨中选择了反抗。1944年,26岁的曼德拉甲方如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简称“非国大”),并在1952年年底,成功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1961年,曼德拉领导罢工运动,抗议、抵制白人种族主义者成立的“南非共和国”。曼德拉还担任过南非国民大会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当时曼德拉和非国大都认为,没有武装就很难结束压迫。在领导南非种族隔离运动中,因为没有武装,非国大遭受惨重损失,领导人相继被逮捕、监禁。

为了推翻南非白人主义统治,曼德拉进行了长达50年(1944—1994)艰苦卓绝的斗争,曾在牢中服刑长达27年,从阶下囚一举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他领导的非国大,在结束南非种族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90年出狱后,曼德拉支持南非调解与协商,在推动多元族群民主过渡期领导南非。1990年2月11日,72岁的曼德拉走出监狱,前往开普敦市政厅并发表讲话。他在这次历史性的讲话中,承诺致力于国家和平以及种族和解,非国大的武装抗争“只作为对抗种族隔离暴力的防御手段”。其后,曼德拉顶住了来自黑人解放阵线内部强大压力,坚持与征地进行多党制谈判,主张不是“把白人赶入大海”,而是呼吁黑人“把武器扔入大海”。

曼德拉为新南非开创了崭新的民主统一局面。1993年,曼德拉获诺贝尔和平奖,2004年被选为南非最伟大的人。

曼德拉的和平心理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早年的曼德拉作为一名种族主义反抗者、革命者和被压迫者,得到一种优越感。但他在监狱里通过与基层的白人“压迫者”们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狱警都是魔鬼,有些狱警也有宽容的心。是野蛮的社会制度造成了野蛮的人。曼德拉的“黑人觉悟”逐渐从黑人解放运动演变为一种哲学思想,认为黑人必须从长达300多年以来白人统治者造成的自卑感中解放出来。他倡导“彩虹国”的和平心理思想,主张建立一个非种族歧视的社会,不仅黑人要打破自身被压迫的枷锁,也要尊重、增进不仅包括非白人的被压迫者,也包括压迫者在内的自由的生活方式。总之,曼德拉的和平心理学思想是为了“解放”,而不是“打倒”。

经历了长期种族歧视的南非,在如何改善黑人和白人的关系,如何结束种族制度,走向多种族民主制度的道路选择上,曼德拉显示了非凡的和平心理智慧。1995年,曼德拉当选新南非总统之后,并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寻租有利于黑人的利益,也没有运用权力对曾经残害过他的白人统治者进行清算,而是心平气和地维护南非的国家安定团结,客观公正地处理国家事务,用广阔无私的胸怀赢得了白人的充分信任。曼德拉曾以南非总统身份参加了南非橄榄球队,并且把白人运动员球衣穿在自己身上。他的体育和平举动,成为化解种族积怨、凝聚黑人和白人向心力与凝聚力的和平心理符号,赢得了南非全国黑人和白人的共同理解和支持。

曼德拉认识中国、中国认识曼德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支持非洲反殖民运动,与泛非运动渊源颇深。1952年,周总理致电南非印度人大会,表示理解并同情南非的非白色人士以及一切被压迫民族的苦难,并对反迫害与反暴动的民族解放事业表示支持。那时候,曼德拉已经积极投身于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和泛非主义运动中。在曼菲共产党总书记莫塞斯科·塔奈的建议下,曼德拉阅读了《红星照耀祖国》等有关共产主义的书,他早期在谋求武装斗争阶段的思想,吸取了毛泽东著作中的一些元素。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际新闻事业逐渐拓宽,南非非国大斗争、“被释放的曼德拉”等逐渐成为中国新闻联播时常出现的话题,曼德拉渐渐成为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几个外国人姓名之一,成为“南非人民反抗争”的代表性符号。曼德拉在狱中经过反思,已经改变了以往奉行暴力斗争、推翻种族隔离政权的民族解放路线,和狱友制定了以和平、自由为主要诉求、追求各族在“新南非” 同一片天空下共存的“彩虹国”理念。1990年,8月3日至6日,香港Beyond乐队黄家驹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回来之后,创造了脍炙人口、献给曼德拉的歌曲《光辉岁月》,向黑人领袖曼德拉致敬,歌颂其伟大辉煌的一生。这首歌旋律优美,表达了对种族歧视的厌恶与憎恨,脍炙人口,曾轰动整个华人乐坛,被当时国内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广泛传唱,曾经奉行武装暴力运动的“旧版”曼德拉逐渐成为提倡“非暴力、和平、种族大和谐”的“彩虹国” 代言人,成为为数不多的获得中国官方与民间以及不同派别的中国人普遍认同和赞赏的政治家。2013年12月6日,曼德拉去世,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个人名义,对曼德拉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在唁电中表示:“曼德拉先生是享誉世界的政治家,在漫长的岁月里,领导南非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反种族隔离斗争的胜利,为新南非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曼德拉先生是中南关系奠基人之一,生前两次访华,积极推动中南各领域友好合作。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为中南关系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曼德拉的和平心理智慧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和尊重。为了表彰他为人类和平与自由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12年起,将曼德拉的生日定为“纳尔逊·曼德拉国际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把“纳尔逊·曼德拉国际日”的核心含义理解为“为人类和地球做有益的事”,指出设立“纳尔逊·曼德拉国际日”的目的在于动员人类大家庭为建立和平、公平、可持续的世界付出更多努力。由此说来,“纳尔逊·曼德拉国际日”与其说是联合国的官方认可,倒不如说是代表了世界人民对曼德拉的尊重和敬意。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曼德拉已经成为自由、公平、和平共处的伟大象征。